长社城外的战斗,是黄巾军由盛变衰的转折点,波才损失了十几万的大军,在皇甫嵩和朱儁两军的穷追猛打之下,节节败退,一直逃到了南阳地区。
沿途隐藏在暗处,保存实力的地主土豪们派出他们的私兵,配合官军,对黄巾军进行了残酷的镇压,颍川地区的黄巾军,被彻底消灭了。
离京师洛阳最近,对朝廷威胁最大,实力最强的一路黄巾军被打散了,其余两路黄巾军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最先遭受打击的是南阳的黄巾军,皇甫嵩和朱儁两军追着波才的残军进入南阳,配合袁伦指挥的南阳官军,对张曼成领导的黄巾军,进行了一次沉重的打击。
南阳的黄巾军得知波才领导的黄巾军大败以后,士气低落,斗志全无,没有坚持多久,就被官军打败了。
最后张曼成战死,数万黄巾军士兵被俘,这一路的黄巾军也被消灭了。
只留下冀州一地,由张角领导的黄巾军了,他们这一方本来和官军打得有声有色,和卢植率领的官军互有胜负,就连想要抢夺军功,前去帮助卢植的董卓军队,都被黄巾军打败了。
可是随着颍川和南阳两地的黄巾军先后覆灭,张角怒火攻心,病倒了,没过几天,他就死了。
黄巾军将士失去了他们的精神领袖,很快就败给了官军,又过了一段时日,皇甫嵩和朱儁率领着官军北上,配合卢植将残余的黄巾军打得大败,张梁和张宝两兄弟双双战死,冀州的黄巾军也被消灭了。
至此,轰轰烈烈的黄巾军大起义,在官军的围剿之下,被镇压了下去。虽然各地还有小股的黄巾军在流窜着继续坚持战斗,但是对汉室朝廷已没有了任何威胁。
曹操一直跟随着皇甫嵩和朱儁两军,负责接应,后面的战斗,没有需要他出力的地方,他未曾再打一仗,多数的时候,就是看管一下俘虏,运送一些物资。
戏志才跟随被曹操释放的几万名黄巾军俘虏一起离开了,那些黄巾军的俘虏不会知道,他们的性命都是被戏志才一个人救下的。他们以为是曹操大发慈悲,放了他们,于是返回家乡以后,大肆的赞扬曹操,使得曹操在颍川地区百姓的心中,高尚的好像神仙一样,甚至有些百姓还在家中供起了曹操的雕像。这件事为曹操将来能在颍川立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老天是公平的,如果曹操屠杀了这些黄巾军的俘虏,那么他将会成为颍川百姓的死敌,任凭他有多么强大的武力,多么庞大的军队,那些百姓也不会真正的臣服,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奋起反抗,和他作对。
两种做法,会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影响历史的,影响曹操命运的,也许恰恰正是这些曹操没有注意到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