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掌柜,听说你们做的是口外生意。能买到马吗?”
“杨老弟还不满足目前的状况?”范掌柜笑道:“马是能买到,不过不是驮马,而是蒙古阉马。马匹在口外不值钱,但运到湖广,价钱可不便宜。”
“您老开个价。”
左良玉给杨全的压力太大。几十万军队,想着就不寒而栗。
杨全急切的想要扩大家丁队伍的规模和人数。
人好说,只要打出招家丁的通告,大把的人前来。马的问题就难以解决。除了购买,没有其他途径。
当然,等到杨全实力大增时,还有另一条路——抢。难道流寇抢得,杨全就抢不得?
“一口价,运到安化,七十两银子一匹。全是正当龄的好马。不过话说在前头,运过来的都是阉马,不能做种的。”
汉人一直提防蒙古鞑子、建奴,不让粮食、铁器等战略物资进入草原。草原人也提防着汉人。他们卖给汉人的马匹全都是阉马,只能骑乘十来年,不能繁育发展壮大。
“没问题,”杨全豪爽道:“先给我运五百匹过来。我用茶饼交换,没问题吧?”
“杨老弟真是大手笔!”范掌柜感叹道:“没问题。咱就是做茶叶生意的,茶叶多多益善。”
…………………………
“杨兄,你怎么才来?快快快,里面请。”
唐家商号里,唐艳秋一身男装,十分热情的招呼杨全,看得掌柜直摇头。
杨全指挥人马将银子抬到大厅,放在地板上。
“杨兄,你这是……”
“十万两白银,刚从‘三和公’提来的货款。”杨全毫不在意道:“我今年想要大干一场,这些是定金。你们给我大量进货。粮食、布匹、食盐、铁器、马匹……多多益善。”
唐艳秋和唐家掌柜都被杨全的大手笔惊呆了。十万两,还只是定金,那生意得多大?
想着去年杨全第一次做生意时,他的交易额才几千两银子。半年后,光定金就是以十万计。真是……半年完成了寻常人几十年的积累。
唐家掌柜看了唐艳秋一眼,大为佩服她的眼力。唐家小姐看人真是准!
就算她和杨全成不了,能结交一个如此豪爽、如此有前途的客户,对唐家也是大有裨益。
可惜唐家小姐是女流之辈!
金钱开道,加上唐艳秋和唐家掌柜有意相让,双方的生意谈得十分愉快。
唐家以低价供应给杨全大量货物,每月结算一次货款。唐家将位于宝庆府双清路的一栋占地超过五十亩的宅子送给杨全当仓库。另外,唐艳秋赠送给杨全一百五十匹驮马,壮大他的马帮。
临了,唐艳秋提醒道:“杨兄,你从‘三和公’提取货款,为何不领取钱票?如此多的现银,既难以搬运,又得辨别真假,还有火耗。”
杨全不屑道:“那薄薄的一张纸?我可信不过。还是真金白银看得顺眼,拿在手里放心。”
唐艳秋哭笑不得。
杨全的生意膨胀得厉害,他的眼界却仍旧停留在几百两银子生意的程度上。
……………………
留守安化的陈明昊一直跟在杨全身边,留意杨全同晋商“三和公”和唐家商号交谈。
陈明昊既有淳朴老实的一面,也有精明算计的一面。
去年刚被杨全收留时,陈明昊看着杨全只有四五个人,不到一万两的生意,心头还曾有过小九九。
如今,杨全谈的是几十万两的生意,带着的是全副武装的骑兵,手中驮马上百,马帮几十,他再也不敢耍小聪明。
要知道,有如此势力的东家,弄死一个无依无靠的掌柜,还不是跟玩似的?
跟着有权有势、日益壮大的东家,总少不得自己的好处。
“东家,”回到西头的宅子里,陈明昊和李固手捧账本,毕恭毕敬的站在杨全面前,向他汇报大雪封路这三个月的开支情况。
“从去年十二月到今年三月,共收拢匠人及其家属一百二十八人,修葺房屋十四间,购置各种用品共计四百三十余件,送礼若干。”陈明昊汇报的是经营情况。
“这段时间,共支出白银五百三十二两四厘三分。其中付流民人头钱一百二十八两,购置被褥等开支五十一两,过年送礼金一百两……”李固汇报的是银钱开支情况。
“停。”杨全一听到这些就头大:“账本以后给四爷看,我只要知道你们做了什么事情就行了。”
接着,杨全对二人道:“今年,咱们要大干一场。你们的任务是继续招揽匠人,改建、扩建此处仓库,打探商情,成为咱们在安化的桥头堡。”
杨全略一停顿,接着道:“给我办事,不要怕出错。只要你的本心是为大家好,我就不会怪你们。出了问题,我顶着。但是,要是本心有问题……我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陈明昊偷偷看了一眼李固,后背冷汗直流。
杨全杀过人。此时双眼一瞪,浑身煞气四溢,将陈明昊吓得直打哆嗦,一颗心几欲蹦出。他觉得他那点小心思,就像阳光下的影子,一览无遗的呈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