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国自建国五百多年来,一直将乌鸦视为祥瑞之兆,举国上下就连皇孙贵胄都不能射杀之,而在京都人眼中,这乌鸦简直就是他们的神明,为此,这京城中的人还在寸土寸金的皇宫边上盖了一间富丽堂皇的金乌殿,供奉着这位传说中的三足乌。有传这三足乌乃是住在这太阳之中的神灵,天下的兴衰落败无不与它有关。
可颖国上下尊敬乌鸦却也不单单只是为着这些不知真假的传说,而是开国祖先遗留下来的遗训。原来,五百年前,颖国先祖之所以能够打下这一片江山,都是因为身边的一位谋士。后来颖国立国,谋士自知功高震主难以在朝野中立足,便先一步辞官返乡,奈何君王本性多疑,总觉得留着这么一个人在世上不放心,便想派人在半道上把人给灭了。先祖派了一队五十人的暗卫前去,最终却只有一人回来述职,那人跟先祖报告了一切之后不久也咽气了,自此,先祖便立了祖训,在京都建了一座金乌殿,凡是皇室后人每年必定要到此一拜,祈求来年颖国的风调雨顺,国泰平安。自此,举国上下尊金乌为神,视乌鸦为神鸟,任何人不得射杀,违令者诛之。
那个最后咽气的人对着先祖究竟说了什么,密宗里头并没有记载,似乎这成了一个永远的秘密。
颖之昔合上卷宗,垂眸思索了一阵,睁开眼,眼底已是一派清明,他将卷宗放回到原处,平静地理了理衣裳,踱步走出了密室。这里是皇帝寝宫后头的密室,如若不是宫里头有自己的人,恐怕是进来还得一番折腾。不过今天也并不是一无所获,起码知道了,这金乌殿······
“王爷,您在这里啊,小的还到处找您呢,皇上他听说你来了,忙让小的赶过来带您去见他呀!”
说话的人是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汪全,颖之昔刚进到这御花园,便看到了他,忙笑着问道:“公公,我听说今次南陵王也入宫了,不知公公这一路过来是否看见了?”
“王爷,这南陵王可早就在圣上身边候着了,您该快些去了。”
“那就快走吧,父皇定是等急了。”
颖之昔说着快步越过汪全,往御花园方向走去。心里头在暗自掂量:这个太监倒是个聪明人,可惜,留不得。
御花园中,承轩帝已坐在晚月亭内,左边坐着的是南陵王颖之玔,颖之昔赶到的时候这父子两已经说了好一会儿话。
颖国施行的是分封制,皇室的每一位皇子出生之后便拥有一处封地,待到十五岁后便会出宫去往自己的封地,他和颖之玔年岁相差不过月余,一个是十五皇子,一个是十六皇子,两个人基本上是同时出宫的,封地也靠的近,因而在几个皇子中算是关系比较好的。
承轩帝看到颖之昔赶过来,不过是刚刚过了弱冠的少年郎,身量已经超过自己了,一身银白色的长袍衬得一张脸越发莹白通透,这孩子,这几年没注意,竟是长得越发得像他的母亲了。承轩帝掩下眼眸里的思量,对着站在亭外的人说:“昔儿,站在外头干嘛?快过来给父皇瞧瞧,玔儿刚刚也一直在念叨着你呢。”
承轩帝算不上一个治世明君,顶多称得上是明君罢了。这样的君王虽有着无人可及的权力,但还是欠缺了些威严,虽容易亲近,却也终究只能是明君。
颖之昔恭敬地应了一句,走入这亭子,在颖之玔的身旁坐下。
接下来的话照常是询问两人各自在封地的境况,以及府中的事由。皇帝下了朝便坐在这,话说的久了,自然是累了,就留下颖之昔和之玔两个人叙叙旧,自个儿回了紫阳殿歇息去了。
待承轩帝一走,南陵王立马就现了原形,不复之前乖巧的那副模样,随意地翘着二郎腿坐在石凳上,一脸的坏笑。
“十五哥,别装了,人都走了,你这会儿还装乖巧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