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上京赶考,自然不会是孤身一人。结伴而行的便有三位好友,是赵宇,字子恒;王洋,字汉章;秦浩明,字行湛。这三人在大洋郡时和沈墨便甚是交好,这同路的两个月感情更进一步。
进了城,大家自是一路奔去状元楼。沈墨刚拿着行李进门,赵宇也是跟了进来。“如墨,这一路子恒多受你照料,这份情子恒记下了。”原来这上京之路漫漫,若不是十分富裕的人家,光是为了筹集这份路费就有不少人家砸锅卖铁了,更别说还有住宿生活,应酬交际的费用了。赵宇家就不是个手头十分宽敞的,他这一路行来自是能省就省,少不了委屈自己。沈墨和赵宇最是要好,怎能不知他的情况。为了面子,他不能明着帮赵宇,可是暗地里也照顾了赵宇不少。比如沈墨是从五品皇商,是正经的朝廷命官,他到了地方是不用住客栈,自有驿站招待。沈墨每每都要把赵宇拉去同住作陪,也是为他省下那笔路费。
沈墨虽是做的不显山不露水,可是谁也不是个傻的,赵宇当然明白沈墨的这份用心,故特特来感谢。沈墨倒是并不在意:“你我既是朋友,这等小事又何必在意。”赵宇闻言正色道:“如墨,你我虽是朋友,可我并不是那拿着福气只当应该之人,有你这个朋友为我如此筹谋,是子恒的福气,也值得子恒感激。”沈墨看着赵宇俊朗的脸庞,止不住裂开了嘴微笑,起身锤了子恒一拳。子恒也笑了,两人来了个哥俩好的拥抱。
沈墨很开心,赵宇,是他真正第一个毫无利益纠缠,只凭心智相交的朋友。沈墨一直在笑,他真的很幸运不是吗?朋友,他真的很想珍惜。
苦读备考的日子是枯燥的,也是一成不变的。虽然沈墨和赵宇两人一起读书作伴,浸在书中自得其乐,也是免不了偶尔的疲倦。现在沈墨最开心的事就是读着小小的家信,小小总是在里面详细的描述自己对沈哥哥的思念之情,吟书的各种调皮捣蛋,成长进展。沈墨看着小小字里行间的感情很是受用,免不了对着孤家寡人的赵宇一阵炫耀。那赵宇不甘,非要一览。沈墨虽是不愿,被他缠得无法,便亲自选了一封给他。
赵宇一拿起信,就赞了句:“好字。如墨,这字看着可比你写的好多了。真的是你的侧妻写的?”沈墨摸了摸鼻子,听到那后一句又是好一顿夸耀:“当然了,我家小小的子从小就下了苦力练得,不止比我这半路出家的要好,比你的都要好。”赵宇也是回过了神:“是啊,你家的雌性有那个是差的,何况是你的夫人。”“那是,我家小小不止是一手好字,腹中也饱是诗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没有他不会的。”沈墨说着也是黯然:“只可惜他是个雌儿,无法科举,不然他的学识,必是要中举的。”赵宇吃了一大惊:“如墨,我不知你竟有此想法,雌儿怎么能做官呢?”“怎么不能了,做官靠的是他的学识和一颗做事的心,又不是靠的身份,管他是雌儿还是男子呢?”“可是······”
赵宇反驳的话还未说出口,房门便被推开。王洋和秦浩带着一个书生笑脸盈盈的走了进来。拉着那书生,王洋对着二人道:"来,让我来介绍。这是许长洲,字武障,也是大洋郡的举子。这是沈墨,字如墨。这是赵宇,字子恒。"三人起身各自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