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古之兵祖,算得上是最古老时代一直流传下来的兵器。先秦之前,青铜铸剑,剑宽、厚、重,兼具钝器和利器的作用。但随着铸剑技术发展,精钢铸剑,剑细、薄、轻,剑修长而光洁,被誉为兵中君子,颇受士人墨客所喜爱。
非战争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砍柴屠宰等,刀却更加称手。对于一般的武者来说,无论劈砍,还是杀人,刀用起来比剑的威力更加巨大,这得益于刀的刀身宽厚却硬度更高,且手的力量可以作用在刀背上,让刀能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剑在战斗中的作用逐渐退化,但文人墨客、江湖侠客喜欢配剑,让剑逐渐变成了一种象征。将军配剑,以示与普通士兵将领的区别。君子配剑,只为凸显身份高雅而不俗流。
汉朝高祖定天下,剑的地位被更加的推崇,象征一个人的高洁。自天子至庶人,几乎人人配剑出行。尽管剑的先天威力没有刀强大,但杀几个人,削几块树皮还是绰绰有余的。带兵器的人多了,难免发生了摩擦之后,就会演变成兵刃相见,所以街头斗殴杀人的事件常有发生,这让官府极为头痛,因为往往有时候斗殴杀人者里面会有涉及到一些世家贵族的人,事情就变得更不好处理。为了让社会治安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官府对兵刃做了限制,在各州府的治所,非军方人员不得随意佩戴刀、剑和弓。但由于自古以来剑有兵中君子的美誉,且世家贵族子弟好佩剑出行,这个禁令无疑触犯了世家贵族的利益,所以修改了新的政策,只要剑身宽度不超过一分或者是木剑,即可随意佩戴上街出行。
仅有一分厚度的剑,只不过比一块粗麻布厚了一些。剑身宽不过一分,剑少了刚毅之风,多了几分韧性,这种剑杀伤力极低,一般普通的皮革阻挡便可以使得此类剑弯曲,柔软之极,所以大家称之为软剑。更有说那些被皇帝授予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特权的将领们,也只能佩戴这种软剑朝见。
不过如今的世道,战乱频发,谁还管那么多制度,大家出门总会带上一柄称手的兵器防防身,大多也是刀棍之类,剑甚少见。
尽管剑的威力比刀枪等兵器小,但是习武之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能驾驭威力越小的兵器的人,武功才越高强,传闻真正的高手能做到拈叶摘花皆可为兵的境界。在江湖上,精通刀法,枪法,棍法的人多如牛毛,但能将剑用到精巧的人却少之又少。剑法实难练习精通,用剑的高手更是少之又少。眼前的蒙面人无疑是剑中高手,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高手,因为他用的是一柄软剑,是一柄触碰之下连皮革都能阻挡的软剑。
在蒙面人手中,这柄软剑的威力不可小觑,蒙面人凭借强大的剑术修为和内力,赋予了这柄软剑可怕的杀伤力,连树木都可以轻易在斩断。这种剑术就算没有达到登峰造极,也已经是天下难寻,任谁见识了这般御剑能力,想必都会像张猎一样惊叹。但张猎惊叹之余,更多的是担忧。
张猎自知心中不妙,如果是长刀或者长枪,尚可以拉开距离战斗,免受软剑的伤害,而短刀适合近身战,如今被剑牵制无法近身,又无法阻挡,形式十分危急。
蒙面人剑出如蛟龙出水,灵动迅捷。剑瞬间在半空中展开一张铺天盖地的剑网,光影闪动,密不可挡。张猎拿着短刀左扑右挡,可那柄剑虽然受到格挡,剑身却在原来强大的内力作用下向内侧弯曲,形成一道弧线。每一次看似格挡成功,剑尖却打了个弯直接刺到张猎身上,张猎身上的衣服已经被割裂的好多处,斑斑血迹越来越多。
蒙面人的实力占据优势,却没有对着张猎下杀手,剑尖所过之处,都是皮肉伤,蒙面人刻意错开致命位置,似乎真如他一开始所说的那样,并不想杀张猎。张猎看着自己身上的伤痕,撕下一块破烂不堪的袖子,绑在较深的伤口上,舔了舔嘴角的鲜血。蒙面人的手下留情,并没有让张猎退却,反而让张猎愈战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