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现在大家都还没有意识到这里一点, 看看现在那些一成不变的青春片, 清一色的“平凡女孩傻大姐”设定,所以乔伊知道,想要票房出彩,女主角的个性必须出众。
其次, 关于选取的角度问题。
在2003年的今天,围绕家庭题材的电影在票房上早就已经乏力很多年了,因为这种类型的电影大多充满着冰冷和绝望的色调,因为导演们总认为这样才会更深刻。其实观众已经对这类电影审美疲劳了,所以往后几年的《阳光小美女》、《朱诺》才会如此经典, 因为它们突破了冰冷色调的瓶颈,用喜剧色彩的温馨色调在拍摄家庭伦理片。
最后是题材,在未来的短短几年内, 有一种题材会猛然间在好莱坞大放异彩。
那就是以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为线索, 以美国社会问题为基调,以日常的一些家庭片段形成一个多边关系,讲述失败者经历的“丧家犬式喜剧文艺片”。
03年的今天人们也不会想到, 04年在各大奖项上捧到手酸的《杯酒人生》用“丧家犬式喜剧文艺片”开启了家庭伦理剧的新篇章, 一时大受欢迎。
锋利的《朱诺》,青涩的《萨维奇一家》,温暖的《阳光小美女》,这几部口碑票房大卖的家庭伦理剧清一色都是属于“丧家犬式喜剧文艺片”。
如果乔伊不是重生回来的, 也许不会想到在“傻大姐式女主”成主流的现在, 另类的女主角其实会有奇效, 也许也不会想到冰冷基调为主流的家庭问题片其实用轻松温暖的方式去演绎会更受欢迎,也不会知道在未来几年内“丧家犬式喜剧文艺片”会成为潮流。
但是她现在已经知道了,观众们就吃这一套,那么她自然就会用观众们喜欢的那一套去拍。
《哈佛人生》的剧本是乔伊自己写的,原本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平庸之作,女主角品学兼优兼傻大姐个性,为了考试哈佛而努力,家庭成员在这一过程中为她鼓劲,用一种十分和睦有爱的方式,基调为了突出深刻的意义所有略显冰冷,为了符合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所以家庭关系被编织的和睦完美。如果不叫《哈佛人生》甚至可以叫《完美人生》。
所以这部彻头彻尾的平庸之作,没有任何爆点,自然也不会被发行商们看中,因为这几年这样的片子太多了,谁都知道观众们已经腻了,只是大家都在等待一部能够打破以往形象和价值观的“突破之作”。
知道了以上这些,乔伊已经决定把《哈佛人生》的剧本全部打散重写,虽然故事的主心骨还是原来的剧情,讲述女孩和家人如何在她考哈佛途中解决家庭鸡飞狗跳的矛盾。
但是她会把以上那些她在未来五十年看到的成功的经验用上,写出一部符合现在的好莱坞和观众们期待的优秀剧本。
她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她并不打算抄袭任何一部作品,她想做的只是在知道了什么样的电影会受欢迎之后,去把自己的作品也以这样的风格呈现,只是结果如何她并不知道,但是姑且只能一试了。
至于那该死的又愚蠢的名字《哈佛人生》,乔伊已经决定要换掉它,至于新的名字叫什么,她一下子就决定了,既然她的主角名字那么巧也叫朱诺,那么这部电影的名字就叫《朱诺》好了,虽然这是一部和2005年那部小成本却票房大卖的《朱诺》完全不同的另一部《朱诺》。
想要重拍电影,第一部就是重写剧本,接下去的一段日子,乔伊就开始了新的剧本创作,她的时间不多,蕾妮为她做担保人给她拖延六个月的时间。
这天,她正在家里写剧本,蕾妮正好给她带午餐来,她走进屋内环顾了一下四周杂乱不堪的环境,一副死到临头的表情看着乔伊,“亲爱的乔伊,这样的房间你能呆一个星期,我也是佩服你的。”
乔伊没有理她,依旧把头埋在小山一样的书堆里,戴着一副黑色边框眼镜,手指在电脑键盘上死命敲击着。
蕾妮将披萨拿出来递到乔伊的桌上,拿一本书砸向她的头,“乔伊,别不要命了,先吃饭!失恋的女人果然是最可怕的。”
乔伊威胁似地回瞪了她一眼,“是和平分手,意味着重生。”
蕾妮大笑一声,然后坐在了桌子上,“我说,你们这一分手,最高兴的应该是萨默-雷石东吧,他不是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的孙子子太荒唐了,竟然喜欢你这么一个……”
乔伊并没有愤怒,而是很平静地说道:“有些话他没法拿到台面上来说,但是我心里都清楚,他是有多么瞧不起我。”
蕾妮用手扯了扯自己金色的头发,有时候别人都很奇怪,因为在美国,少数族裔和少数族裔容易成为朋友,就是亚裔的朋友一般是亚裔,非裔的朋友一般也是非裔,只有拉丁裔才容易和本土白种人做朋友,但是蕾妮一个本土美国白种人竟然和乔伊这样的华裔是好朋友,但是蕾妮不在乎,她就是喜欢乔伊这样性格的女孩。
蕾妮拍拍乔伊的肩膀安慰道:“没关系乔伊,你看看,你这不是在发奋图强嘛,我们要狠狠地回击他们,让他们再瞧不起你,他们只是以貌取人而已,他们不喜欢亚裔,不喜欢黄皮肤的你,好莱坞那些攻击你的记者难道不是也带着有色眼镜?进入低谷的导演更是多了去了,他们就喜欢抓着你不放,还不是因为你是黄皮肤,他们天生觉得你不是他们的同类,所以他们就是喜欢看你的笑话。而且整个好莱坞都喜欢物化女人,哪个女明星没有被攻击过?你是导演,在好莱坞想混下去本就得比男人辛苦得多,因为导演这一行,至今都是男人的领地。他们瞧不起女人。”
乔伊伸了一个懒腰,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是啊,所以我更要重新站起来,我不能一辈子被这么看扁下去,说我靠男人也好,说我昙花一现也行,说我江郎才尽也行,这些我都不在意,我只希望这次我能坚持下去,实现我的理想。”随后她转身拉过蕾妮的手腕,“不过这次谢谢你了,没有你给我担保延续六个月,我真的要露宿街头了。”
蕾妮依旧有些担心,她侧过头看着乔伊的电脑屏幕,“不过……这次真的没关系吗?你似乎比以前自信了,可是就算你写好剧本,我们也没办法筹集重拍的资金啊。”
乔伊眉头皱了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但是也不是毫无办法,她说:“我打算去导演公会试试,导演公会有一个基金,每年都会贷款给一些紧缺资金的导演和制片人等,只要他们认为这些人具备他们认可的条件,就会同意贷款给他们。”
蕾妮还是不放心,毕竟她不知道这一次乔伊是重生的,并且是真的打算好好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她没什么信心地说道:“可是你也说了,前提是他们要认可你符合他们的条件,应该还需要提供剧本、分镜图、策划案等东西去审核吧,而且公会那些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基本都是又势力又受贿的……”
说到这里,乔伊也觉得头大,她揉了揉自己的脑袋,“只能去试试了,目前我想不出别的办法去筹集资金,我都是被银行追债要破产的人了。”
这一次,即使困难重重,她也不想轻言放弃,她曾经为了自尊心抛弃了梦想,这一次即使磕得头破血流,即使孤身一人,她也要坚持下去。
显然,翠鸟影业将《朱诺》也定义为了某种合家欢形式的电影。
至于宣传方面,虽然在好莱坞,宣传营销似乎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一部大型商业片的宣传费用甚至可能是成本的两倍。
但是对于《朱诺》这种小成本的独立电影来说,本身成本也就200-300万,电影公司是不会花什么力气去做什么特殊的营销和宣传的。
后世那些以小博大的奇效营销方式,用很小的成本获得了很大的宣传力度,基本都是依靠脸书、推特、油土鳖、in等社交互动社群软件,但是现在别说脸书、推特了,就是油土鳖都还没有成立呢。
《朱诺》只被采取了最传统的宣传方式,先制作了大约150秒的预告片。不过这东西对于非粉丝来说已经不具备什么参考意义了,因为大家都知道预告片和电影本身其实相差很大。
此时,乔伊正坐在翠鸟影业的办公室里看这部150秒长短的预告片,看完后她还算松了口气,“这剪的还不错,是你们哪一位员工剪的?”
发行经理笑了笑,“看来你原本很担心预告片?”
乔伊笑嘻嘻地抿了口果汁掩饰尴尬,“我可不想像迈克尔贝那样,要知道《珍珠港》的预告片可是被誉为‘不用去看电影,因为电影中所有有意思的镜头都剪进了预告片’的典范。”
发行经理似乎并不打算对这位好莱坞出了名的爆破狂做任何评价,“宣传海报方面,我们也会针对不同地区做出不同版本,目前准备了三版,分别是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一份是针对青少年的,一份是针对成年群体的,一份是针对家庭单元的。”
随后他又补充道:“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广告轰炸的常用手段我们也会使用,《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主要轰炸的是普通观众,而《好莱坞报道》和《综艺》则是针对电影业内人士。”
“同时,我们也会整合策略分为几波来进行,第一波为上市前两周,通过新闻社进行消息发布;第二波为上市后两周的报纸炒作;第三波为上市后8周的杂志强化和延长热销期; 第四波……第五波……”
对方说了很多,乔伊听得昏昏欲睡,但是她发现,这是一份无比规矩的营销策划书,没有任何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