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请坐”田夫子看了一眼坐的满满的甲班课堂,满意的点点头。
“今天的早课我们来讲讲座右铭。
顾名思义,座右铭就是写在座位右边作为警戒、提醒自己的话。
最早的座右铭并非文字,而是一种物品,既“物铭”。相传,在春秋时,齐人为死去的齐桓公修了一座庙,里面摆放了一个装酒的器皿,叫欹器。一次,孔子与学生拜庙时,对学生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还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边,用来警示自己不可骄傲自满。’——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最早的座右铭,就是这种叫“欹器”的酒器。
铭,原指镂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记功颂德传扬于后世。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座右铭由来于此。
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座右铭是恪守这一原则的较常见的形式。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有没有同学能够背诵汉代崔瑷的《座右铭》一文?”
看着有一半的同学都举手表示会背,大学士点点头,“沈林书,你来背诵一下。”
“是的,夫子”沈林书站了起来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非常好,请坐。”田夫子点头示意他坐下。
沈林书:“谢谢夫子。”
“好,看来大家对这篇文章都很熟悉了,那现在我来讲讲我理解的这篇《座右铭》,东汉书法家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哥哥因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
文章的大义是,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好好体会文章的深意,给自己确立一个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且严格按照准则严于律己。
嗯,我相信能考入甲班的同学都不是等闲之辈,自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座右铭,来说给夫子听听,让夫子也受教一回。
陈墨语,你先说。”
陈墨语站起身:“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田夫子:“好,李煜”
李煜起身:“是的,夫子,学生的座右铭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田晨光点了点头,
田夫子:“赵司其”
赵司其:“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田夫子:“卫凛夜”
卫凛夜:“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田夫子:“刘翎”
刘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田夫子:“李亥”
李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重于其他山。”
“噗呲~。。。”似乎有人没稳住。
“……”田夫子:“你确实只能重。”
“妲红袍”
妲红袍:“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
“哈哈哈……”
“……”田夫子“你想挖谁的墙角?”
“自然是个比方,意喻只要勤奋努力,练好本领,好东西终会得到。”大红袍一脸理所应当。
“你给我坐下。”田夫子很无奈,就知道不能招惹她。
甲班同学们早早地来到了通知的上课地点,秀美的湖水,盛开的荷花,飘逸的柳枝,加上青春洋溢,风度翩翩的学子们,真真一副美好的画卷画风突变,画卷里出现了一抹不和谐的影子---
一个带着潘安面具的人摇着扇子,自以为风流倜傥的走进了人群。在大家吃惊的目光中缓缓走向了小胖、李煜、赵司琪、沈林礼这边,来者不顾大家见鬼的表情,伸手拍拍赵司琪:“琪兄,快,夸夸我夸夸我,本公子今天是不是很帅?!”
所有人:“”
大红袍有点不爽:“你们还是不是兄弟,以前都还是会意思意思夸我两句,今天连敷衍都不屑了吗?”
赵司琪面无表情:“在下是觉得不配跟男神说话。”
“哈哈哈哈,不要难过,虽然你长得不如本公子,但你文才也不如本公子嘛!”大红袍高兴的拍了拍赵司琪的肩膀,把那张面具脸得意的四处展示。成功看见了四周同学们吃了屎的表情。
卫女傅在婢女的陪同下袅娜而来,宛如仙子降临。婢女将古琴在柳树下摆好,焚上香炉,沏好茗茶退了下去。例行行礼之后,卫女傅抬眼望了一圈学生们,果然一眼看见了这个另类,扬起悦耳的嗓音问道:“这位潘安同学,不知是谁?为何要带着面具?”
大红袍站起来略带忧桑的答道:“回女傅,学生妲红袍。皆因听闻女傅不喜学生样貌,无法从学生丑陋的面貌看到我完美的内在,故学生戴了这古来第一美男的面具,只为不让自己丑面给女傅添堵,也期望女傅能从这幅潇洒的相貌中发现学生器宇轩昂、玉树临风、龙驹凤雏、英姿焕发的内在!”
卫女傅:“”
“谁说的本女傅不喜你丑陋的样貌了?本女傅岂是那等以貌取人的肤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