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若真要说逻辑,我更多的是从台词里面领悟到的,每一句台词单独出来都是一句至理名言,值得细细推敲,放在一起却又是天衣无缝的组合。若要说画面美是这部电影精美华丽的包装,那台词就是它的思想内涵的投影。
把佛门中的灯引到武林中来让我再次看到了王家卫这位哲学诗人的情怀。
叶问说,每天晚上,不管他多晚回来,她都会为他留一盏灯。张永成这个出身优渥,陈静雅致的民国女子一直默默站在丈夫的身后,留一盏灯,等一个人。不管叶问如何出入尘世又甚至是叶里藏花,他总会回来。这一盏灯不仅留住叶问,也留住了一代宗师。恰如王家卫将这盏灯引入武林,有灯就有人,代代相传,有人授业必定有人受业,如此,武术才能活下去。
宫羽田在隐退的时候,对叶问说“凭一口气,点一盏灯,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我想这句话正是“一代”宗师的意义,也正是王家卫拍这部电影的用意。
宫羽田想用自己的隐退造就叶问的出世,从他身上能看到练武之人的天性,一旦开始便停不下来,人虽离“世”心却永远在江湖,担忧着后代新人与武术的传承,宫羽田是一盏明灯,为叶问照亮启程的路。
丁连山在戏中戏份极少,但却是整部剧情走向的关键。在南拳北传这件事上,宫羽田十分迫切也很茫然,丁连山将整个武林比作这一灶炉火,叶问为一支新柴,他告诉了宫羽田横柴入灶强行推如只会坏了这一炉火,应顺势而为。我想这才有了宫羽田在金楼隐退时的“比想法”。
他后来说“一门里,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面子不能沾一点灰尘,流了血里子得收着,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毁派灭门的大事,面子请人吃一支烟,可能里子就得除掉一个人。”这段话其实就是隐喻了当年他放弃继承师门为师弟背负命案南逃,一辈子潜伏做“鬼”之事。
可以说,丁连山既成就了自己的师弟也造就了叶问,又何尝不是武林中一位点灯之人。
宫羽田和丁连山为叶问造就一个时势,让他顺势而出,实现南拳北传,南北融合。
宫二是叶问心心相惜之人,宫二性烈,这便注定她必须爱憎分明地活着,她的武术只能见自己,见天地,却无法再见众生。马三领悟了关隘不在挂帅,而是回头,可是却没有办法停下来,宫二又何尝不是。她将这一念想托付给了叶问。
后来叶问为了再见识宫家六十四手而北上寻找丁连山却不得结果,丁连山话里有话,声外有声,叶问从不抽烟,这支烟就像连着叶问的命运,当从丁连山手里接过那一支烟时就好像是接下这香火。
此行让他更加顿悟到打破门派将武术广为流传的重要性,后叶问将所学倾授众生,才有了咏春一门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推向世界。
在叶问离世的前三天,他还拍下了录像将自己的拳法留下来,在中间他停顿了下来,很难知道他是累了还是他忘了或者是他在教授,但是这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点灯留人”的执着真的叫我感动和佩服。
民国是中国最后一个武术黄金时代,从精武会到民国元年的中华武士会,中央国术馆的成立,民国十七年两广国术馆的成立,五虎下江南,北拳南传就是从那个时候时候开始的,一代宗师就发生在那个时候。武林高手辈出,时势错综复杂的时代,武林之大家纷纷摈弃了陈旧的武术观念,促进南北武林融合,如宫羽田或者丁连山,以及这无数门派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