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问及此地如此多的倒斗流派会不会有些混乱啊?风如意的回答却让我有些意外!他告诉我,西安涉及的历史实为之广,一时半会儿,人类根本不可能全部探寻出来;而且加之近些年政府保护文物的措施,倒是让很多人在动手前思量一番。
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那些专门靠此吃饭的人,必定不会因为一次的尝试,而断送了自己以后的活路。故而,每每当他们行动的时候,就必定会留一手,好让后来人也分一份羹。
当风如意提及倒斗的时候,我便故意缠着他,为我讲一讲盗墓的流派,最主要的原因,我是想知道我祖爷他们究竟算是什么流派。当然,我没有明说;不然我们以一个后辈的身份对祖宗妄加评论,那才是大大的不敬,而风如意也必定不会再与我谈及这个问题。所以,我只好换了一个说话,只是说我好奇这些东西。
无奈之下,风如意见我一直缠着他,只好答应为我讲述他所知道的一些信息。当然,他也表明,这也是他的道听途说,至于真不真实,那就另说了。我则是笑着说道,如意叔肯为我讲,已经算是给我面子了。
接下来,风如意一连串的讲述却是把我带入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感觉极为真实的历史中。按照他的描述,盗墓实则分为四大流派,而近些年又兴起了一个新的盗墓派别,于是一改之前,行内人便统称之为五斗。
第一斗,土夫子!人数最多,但却最为混乱的一个派别!无从考察他们的师出之门,因为无论是在湘西长沙,还是贵黔之地,或者是苗疆之所,都都可以见到他们的的影子。人数多了,沽沽名钓誉、浑水摸鱼的也就不少;但实则,真正的土夫子,仍然有着自己的套路。他们的本领似乎类似于堪舆之术,只有四个字,“望”、“闻”、“问”、“切”。望,而他们全部的本领,几乎都体现在这四个字上。
由于善于研究探测,他们的手法也极其之多。探手感,洛阳铲下去,用手摸摸带上来的土质,就知道适不适宜开挖;观地形,“秦埋岭汉埋坡,再往前来埋个窝!”古代大多是“方”型坑,而近代就越来越偏“圆”形,这就是所谓的“古方近圆”;辨生熟,有经验的看上一眼就明白这地方究竟有没有墓穴,甚至根本不用动手就知道这地方是什么时代的墓葬;解阴阳,这就需要一些玄学上的知识,要知道,普通人正因为不懂这些,才搞得自己气运衰败,甚至家破人亡!由此可见,真正的土夫子还是很有实力的。
第二斗,摸金校尉,始于东汉末年。盗可盗,非常盗,他们可是出了名的官盗!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专司盗墓取财。如果说这样的理由无可厚非,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人神共愤!他们一般没什么规矩,唯一一条就是选择较大类型的坟墓。不,他们选择的已经不能成为坟墓,而是陵墓。传闻与他们就如同当年日本鬼子过境一样,所过之处,寸金不留!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往往一些人都不愿意任此差事。不懂规矩,依然要上!处处是机关,许多摸金校尉都死于了非命!而那个时候同样设立的职位亦有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叫法不同,其实职责内容都一样。
“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所过之地,皆为裸棺;其野蛮行径,招致天怒人怨。”这是古籍上对他们的描述。甚至在后来,那些在职的人员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过去干过这行。一般来说,做官都会显摆,可唯独这样违反了中国伦理道德的官职,实属世人不能接受!
第三斗,搬山道人,传闻力气极大。以刚制刚,虽然他们对于墓穴里的物品有取有舍,但他们的“搬山分甲术”却是异常的霸道,可正是他们拥有这样的奇术,才使得自己的安全系数倍增。不然以他们零星的传承,估计早就断脉了。他们似乎对周易有一定的研究,所以在过去一般都是道人的打扮。这样他们的名称由来便是一目了然,拥有霸道的奇术,可以开山破壁,故被称作是搬山;因为着装,故被叫做道人。
传闻很久之前,他们都是为了墓穴中的灵丹妙药;但这种墓穴少之又少,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到现在,他们早已经失了初衷,更多的则是为了求财。因为搬山道人发源于古西域,所以门丁极少,而且喜欢用一些野蛮的方法进入墓穴之中;故很少有人见到他们与谁合作,而且往往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