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音仙子的技能——锥心刺骨。
随着她的指尖从最后一根琴弦上离开,竖琴冲出一片锋利似刃、削铁如泥的气劲,所过之处,被击中的目标无不现出一道整齐的切口,要不是dft里强制设定玩家的身体不能被分割,这个画面看起来估计就是一群人被腰斩的血腥场景了。
这群人本来大多就已残血,被boss这么来一下,连惨叫都来不及就刷刷刷地倒下了一地尸体。
本处于boss前方的无咎此时已站在了boss身后,当即头也不回地往后继续跑。琴音仙子一出完招,也马上转身,锲而不舍地追着无咎。
刚才那一招以一根木桩替换掉无咎,并让无咎瞬移到boss身后的,是蚊子的自创技能——移花接木,原理为空间转换,即在技能有效范围内,蚊子能够任意交换两个物体——不论活的还是死的——的位置。这是非常高端的特殊技能,不是每个玩家都能开发出来的。蚊子能使用这类技能,主要因为他是巫族人。
巫族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天赋,名为“诅咒之力”。诅咒之力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正面作用是在诅咒之力的加持下,巫族人可以学习并研发许多只属于他们的特殊魔法效果,负面作用则是巫族人的攻击与防御都会相应地大幅下降。
很显然,巫族就是术士一类的职业,他们的技能库里,有很多毫无输出的技能,“移花接木”就是一个。巫族是一个没有队友就活不下去的种族,但一个团队里如若有出色的巫师,战斗力也许会翻倍甚至数倍地增长。
说是这样说,然而巫族很复杂,比单纯的mt、近战、法师、奶妈之类的要复杂得多,控制技可以是对队友,也可以是对敌人,没有既定目标。作为一个巫师,要懂得自己去判断局势,什么时候该针对谁,什么时候该制造什么效果,这些不需要太高水准的操作,却极度烧脑,不是一个适合新手和小白的职业。
因此,dft里的职业纵使千变万化,也有主流与冷门之分。mt、近战、法师、奶妈是永恒的主流,弓箭手和巫师无疑冷门得多。白夜行的核心小队里,冷门职业一下就占了两个。
眼下,控制着boss的就是无咎、蚊子、虫虫、33这几人,主要的仇恨在无咎身上,其他三人重点辅助与保护无咎。之前打boss的当然不止这么点人,不过这会儿他们肩负着异常危险的任务,千里就把其他人调开了。尤其是修罗,这个大奶兼信息发送中心更是要加倍小心地护着。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这几人代表着白夜行的最高战力,比起惋惜他们可能的牺牲,千里更希望大家都能尽量在实战中获得锻炼,以进一步提升自己。
无咎一路狂奔,boss追着无咎跑,那群玩家追着boss跑,各种攻击哗啦啦地往前招呼,反正不是boss就是敌人,往死里打就是了!
这个情景看起来有点滑稽——一堆人追杀一个boss外加四个人,跟开火车似的。大家都看着boss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没人有闲暇思考一下白夜行的人都溜哪去了。
嗖——
猝不及防地,一支羽箭自下而上飞上天空。
红烟箭。
纵横和战神王朝的玩家心中都下意识地一紧。
大家不是傻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基本都能推测出了。
红色,意味着,攻击。
轰隆隆隆隆——!!!
靠靠靠靠靠靠靠——
一刹那,在场之人几乎都无比默契地同时骂起了娘,人类的精神共鸣在这一刻得到了质的升华。
让人们震惊的是,这一次白夜行的偷袭,比之前的都要剧烈得多,凶猛得多,自丛林深处射出来的五光十色、流光溢彩的各色技能,令玩家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再是昙花一现,而是一阵接着一阵,恍惚间使人产生一种永恒的错觉。
原因只有白夜行自己清楚——之前他们都是各个小队分开行动,这一波则集结了白夜行所有的远程玩家,可说是倾力一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好了,云导又来谈人生了。
首先非常感谢看到这一章的小天使们,有你们在,就是我继续下去的动力。这话可能很常见,却是真话,大家可能永远想象不到,云导每天打开晋江的app时都是怀着一种考完试后查成绩的心情,收藏没动会很失落,收藏掉了更是万丈深渊,看评论则是最紧张的时刻,一条差评就能让云导怀疑人生。云导其实不止一次对自己说过,我写文不为谁,只为自己而写,不想迎合市场、不想考虑什么题材什么噱头会畅销,只想写出自己真正想写的故事,对得起自己就好,可事实是云导也是个凡人,而且是个玻璃心的狮子座,一边明白着“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我”的真理,一边在意着每一个读者的看法。
所以,比起笔下的人物,云导差劲多了,多少次想着“我不想写了,不想写了,真的不想写了,写得要吐了”,可冥冥中又觉得自己一定会坚持下去。
今天主要想回应一下最近评论里提到的问题,然后越想越多,于是……就有了这长篇大论了。看看云导的一百万就知道云导是个持久的男人(?)。
《千里之行》在2014年7月23日动笔,至今两年多了,说实话,最初我没想太多,很天真地以为大概也就几十万的一个故事吧,过过笔瘾而已,我虽然也玩游戏,但我远远没到专家的地步,而打斗场面和精细的设定以及复杂的斗争什么的一直都是我的弱项,弱到不行的领域,我以前从没想过要挑战这些题材,我很羡慕能写出这类小说的大神,可我以为我也就流流口水的份,我怎么可能做到嘛!
鬼使神差地我开始创作《千里之行》,一开始写得很不顺,非常不顺,这既不是我擅长的领域,也不是我擅长的文风,我根本不是个有幽默细胞的人,我只会风花雪月谈谈恋爱,所以那两年多之间,我放弃过很多次,也修改过很多次(包括书名和文案),之所以坚持下去了,大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总时不时有那么一两个人告诉我,这个故事很好,希望我能写完。
从前我以为写作只是个“输出”的过程,作者写出来的只能是已知的东西,他不可能写出比他所懂的更多的内容。后来我发现我想错了,写作是个成长的过程,我曾经觉得我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我在《千里之行》的创作过程中做到了,很自然地,那些我曾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顺着我的指尖流出,一点点地充实着这部小说,也充实着我自己。
我本来也不知道这个故事的走向,写着写着,人物变丰满了,故事也变丰满了,未来也一点点地清晰,直到有一天我完整地构思出了整个故事,我才决定,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写完它。
写了这部小说,我对游戏的认知才真正地多了起来,查了数不清的资料,问了朋友数不清的问题(关于游戏的很多事情都是无咎的原型告诉我的),列了数不清的大纲、细纲,死了数不清的脑细胞。文中的故事,有真有假,真真有假,文中的人,也有真有假,真真假假,但大部分人确实是都是有原型的,有些是我身边真实存在的人,有些是虚拟的角色。
关于无咎这个人,自然也有原型,大概这就是为什么我很难下笔描写他。无咎在我心中将近完美,但憧憬是距离理解最遥远的距离,我对他很茫然,处于了解又不了解的矛盾中,总隔着一层纱窗,想靠近又看不清,有时候,我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无从下手,只好让他躲在幕后,让他只是存在着,令人安心地存在着。
后来,我发现他成为了我想象中的无咎,离真实的“无咎”好像越来越远了,初始有点愧疚和不安,之后便坦然了,所以后半部分的无咎会活跃得多。
其实,到目前为止,我真正想写的故事才显露了冰山一角,500章后才进入正题,不骗你们……(别打我)
《千里之行》算是我的处女作,在《千里之行》之前,我没有写完过一部长篇作品,小说写了很多,不是有头没尾就是看得自己犯尴尬癌,所以,请大家原谅,也请大家接纳,它的稚嫩,它的青涩,它的缺陷,它的种种问题。云导不是大神,《千里之行》也不是什么神作,我们都不完美。我说过,写小说就像养小孩,《千里之行》是我的小孩,哪怕经常有种想扔了它的冲动,我也打从心底地爱它。
至于云导的文风,云导的偏好,云导的梗,云导的叙述方式,我这么说,云导是个很奇怪的人,写小说却不看小说(不看网络小说),我不知道网文界流行什么,有什么套路,什么元素是标配,我也不关心(所以《千里之行》在签约前好多次差点难产,同行里的前辈都说没噱头没金手指文案书名不够逗逼不吸引眼球设定太复杂你这文没救了赶紧结了养新文吧……),云导看的书的作者要么挂了,不挂岁数也一般很大了,所以云导学习的对象跟这个行业格格不入(顺带一说,云导最喜欢的作家是海明威和余华,虽然他们的精髓目测云导没学到),云导写文章很随心所欲(云导自个称之为意识流),不论大家信不信,云导还是要说,云导从来不凑字数,云导认为没意义的东西都不会写,写了也会删掉,如果我写出来,就是认为必须要写的。这就是云导的风格,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没法从本质上改变自己,大家也可各取所需(不过,看到这里的,估计都能容忍云导了吧)。当然,还是欢迎大家有意见就提,云导偶尔会听,大部分时候不听。
虽然第一章就提过大纲了,还是再说一次(弱弱地安抚一下被折磨的小天使们),关于游戏的部分全文都不少(这是本文主打),500章后开始现实剧情和各个人物的故事和主角们的感情线,以及无咎的戏份也会大量增加(为什么非要等到500章后?因为云导强迫症),云导希望,最后能给大家一个不遗憾的结局,不枉费大家这么久的等待。
也希望,大家能陪我到最后。
今天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1月11日就是《千里之行》发表一周年纪念啦!(《千里之行》发表于2016年1月11日,咦好奇怪的日子)在此,我想重点感谢在《千里之行》签约前陪伴我,并一直陪伴我至今的小天使们。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我很低调,《千里之行》七十多万了还没入v,有点哭笑不得,不是我低调,而是**的规定是收藏500才能入v,而《千里之行》今年1月发表,到6月收藏才40,签约申请被拒绝了无数次,就是这样一直日更到了10月,才以蜗牛般的速度千辛万苦地攒够了500收藏,得以签约成功。所以,那些在我默默无闻时不离不弃地陪伴着我的小天使,你们对我的意义非同小可。如果你们还在,能否留个评论?我想自己做一些《千里之行》的周边,作为一周年纪念品,送给这些元老小天使们。当然,其他小天使也有机会哟(让云导先构思一下搞个什么抽奖活动)
再说一下更新的速度,云导正在争取早日达成双更,已经辞职了几个月,现在在大理安安静静地专心写作(计划写完之前哪也不去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别人能一个小时几千字,上着班还能日更,云导一个小时只能一千,慢成了狗……(天赋点点错了?)唉,大家保佑我,尽量在17年(把存稿)写完吧。
写作这件事,有人当它是消遣,有人当它是爱好,有人当它是工作,有人当它是事业。对我,它是我的生命,没有这件事,我就不再是我,我的生命也毫无意义。所以,这是我会用一生去做的事。我想写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想构建的世界还有很多很多,《千里之行》,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本来很多话我是想等到《千里之行》完结再说的。但我想起一件事,某天在作者群里聊天,有人说,琼瑶说过,她热爱写作这件事一辈子。另一个人说,那是因为她功成名就,如果她的作品不出名,她还能这样说吗?我想,琼瑶真的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她回不到默默无闻的时光。可我现在默默无闻,所以我能说,无论将来如何,我也热爱这件事,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