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
曼北。
原来这是个小镇。
我们驱车赶往,到了目的地,这里很多也聚集着大批普通的人们,跟大城市里差不多的热闹,不过,这里的佛寺更少了,高脚屋更多了。今天的曼北,赶上了日子的集市。街上的货物琳琅满目,热闹非凡。
街衢上挺聒噪。
翻译克拉玛带我们到了镇上,自己死活不再往镇上走一步。我们只好跟他暂时别离,并答应晚上去他家。
我们在镇上乱逛,紫柔姑娘和紫香妹妹在小阵上总觉得十分醒目,我们去到那里,都会引来好多泰国人的瞩目。
半天时间,两人自己去了一趟商场,穿了一套泰国妇女经常穿的衣服,回来我差点就认不出了。
紫柔姑娘和紫香妹妹穿着一套棉花和纱混纺的粗布衣服,色彩斑斓,并配以不同做工考究的民俗图案和珠琏佩饰。
我们都啧啧称赞:“很像泰国人了,你们要是再出去晒晒点太阳,皮肤黑黄一些,那么我们真认不出来。”
紫柔姑娘好像很痴迷自己身上的衣服,变了角色似的:“你们不知道,我们的衣服啊,是店老板送的!”
我吃惊问:“谁这么好心。哪个商场的?”
紫柔说:“碰巧,开服装店的是个中国人,知道我们第一次来泰国,就送了我们了。他说,这衣服是泰国妇女平时套撑门面的行头,专门给年纪较轻的妇女所穿着的。”
我们在这里经常碰到国人倒是不奇怪,因为在泰国的华人,约有八百五十多万人口!因此在泰国很多人都会说一点中国话。
紫香妹妹却说:“其实啊,我们去买衣服的时候,那店老板正好胃痛,我们帮她处理了一下,他的胃不痛了!为了答谢我们,他就送了我们衣服了,不过那店老板真是个中国人。”
我仔细端倪,那服装颜色较为丰富,以艳丽的鹅黄淡紫相间,一套则是深紫颜色。这应该是年纪更大的人穿吧。尽管色彩多样,但总体款式还是比较雷同。
我对泰国小镇的民俗风情似乎特别感到有兴趣,这边看看,那边瞧瞧。
泰国人民普遍都是那种矮小精悍,黝黑微瘦的群体,我正是走着,不经意间看到鞋子的鞋带松了,便准备弯腰要绑一下,在我准备弯腰绑鞋子的时候,余光里看到正对面走来了个带着笠帽的人,不是很高,穿着黑色的衣服。
我跟三钱本来是并排走,而且都是靠边,但是绝对有足够的空隙跟对面的人避开路子。可是对面的戴笠帽的人却似乎故意朝我们走过来,挤了一下,我在弯腰之际,整个身子被三钱挤压过来,趔趄一下。
“三钱,怎么往我这边挤,没见我在绑鞋带么?”我跟三钱说。
三钱没回答我,回头看了一样跟我们擦肩而过的戴笠帽的人,可是一转头,人流似乎一条拉上去的拉链,把身后的人都混淆了,而戴笠帽的人也不见了踪影,三钱皱褶眉头,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这才纳闷道:“刚才我被一个穿黑衣的人挤了一下。”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