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一段时间易程安都宅在帝都二环的小公寓里,除了每周的表演课要上一下,中途回剧组补拍了几个镜头,过得甚是惬意。
“我发现算卦和表演有些地方是相似的。它们都有一定的规律:卦有卦象,表演有派别;卦有天时地利人和,不动中有变动,表演有技巧经验灵感,分流中有融合……”易程安从大沧安排的表演课上回来,回想了一下这几天的感悟,认真地拿出笔记本写日记。
之前的“陈晨”一角实在是偶然遇之,除了一些类似站位之类要求基本功的事,整个拍戏过程也没有在其角色上花费太多精力,何况有张老在一旁保驾护航,他很容易就把握了这个某种意义上和他相似的“人”。等他放开后,这个角色对他来说并不是hard级别的难度。
但他在表演的路上的的确确还是新人,特别是在上表演课的时候,那种生涩而新鲜的感觉还存在,像是一下子从“陈晨“被打入了原型,一切又从头再来了。易程安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心里也并不慌张,他只要像做几何题一样,找到那把破题的钥匙或者找到一条辅助线,一切都能接着进行……冷静才能让人思考。
用面部表情、声音、手势和效仿来表演,展现给观众的只是凭空创造的感情的假面具。这种方法的演员设计出一套各式各样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些外部手段来假装塑造人物的各种情感。这种匠艺的表现手法被称作“橡皮图章法”。
“例如疑惑就皱眉,仇恨要低声呵斥,愤怒时拳头紧攥……农民工吃饭时大声大气,军人走路时抬头挺胸……什么样的情感和人物阶层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吗?”易程安动动大拇指,轻轻把笔绕着食指转了一圈。
这种方法有利有弊,且带有一定的机械性。易程安回想了一下第一次表演时的状态,当时总想着该怎样去体现,情感的抒发道路有种被堵塞的感觉:“所以必须用一定的辅助手段来刺激观众。”
不过,过激狂乱的兴奋状态会给人空洞无力的感受。
之前有个周播的节目邀请过几位电影学院的毕业生。易程安记得,在一个请大家即兴表演的环节中,有一位男生演了一个因分手而愤怒的人。他声音洪亮,面部狰狞,像一头发怒的雄狮。现场的观众全都被惊诧了一下。那时他还因其爆发力的表演而暗自感慨,怎么平时节目里的演员没有这号功力。现在想来,这种表现太过夸张了,大概就是处于“放”而没有“收”的状态吧!
今天就暂时记到这里了,易程安不甚满意地把东西放在一边。前几天他回校拍了毕业照,帝国大学那边就算完成了学业。至于一群学弟学妹哭着喊不要走什么的,习惯就好啦(摊手)!等那群书呆子发现自己的学长去了娱乐圈什么的……
想到这里,易程安有些期待地笑了下,漫不经心地点了点膝上的剧本。
“你知道林殊筱吗?”
他回想起那天胖大海对他说的话。林殊筱,哪怕是他这个之前从来不关注娱乐圈的人也知道她。在他还没搬出寝室前,有一段时间内每天都要听到这个名字。其中一个室友将她奉为心中女神,时不时地念叨一下她的才貌,并且半夜三更亲自查了一番论坛里黑林殊筱黑得最厉害的人的ip。
时过一年,娱乐圈大浪淘沙多少人。他之所以还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实在是因为当时这个人太红了。林殊筱不是科班出身,一朝被选作帝国当红导演季闽春的女一号,成为“季女郎”,出演了一部3d大片,票房破二十亿,引起一片哗然。
一夕爆红,可谓名利双收。可惜影片余热刚过,就被人爆出往日丑照,附加一堆黑历史,简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终于洗也洗不白。之后参加了几个活动也被抨击,当时谁都能踩着她做对比。红了几个月就没有再出现她的消息。他室友也没有再粉林殊筱了。
“潘果果也是”女郎“出身,除了是科班,哪里和她不一样?结果现在是一个天,一个地。林殊筱的经纪人大概是想给她增点名气,却没把握好方法。也许公司和导演都想再炒作一下价值吧……导演本身很有争议也很大牌,各路配角全是大咖,就她一个白板小号。电影筹拍时选中她就是一种宣传。不过,能把握机会也能双赢不是?”
听起来和他的情况差不多?不,还是不一样的。他当然知道胖大海肯给他说这些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