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尧点点头,“爷爷是制造卫星的。”
“好厉害!”两人异口同声地道。
“爷爷是比较厉害啦,他懂很多东西,比如……”胡尧开始列举,将爷爷交给他的一些知识逐一数来,听得刘小松和李帆一愣一愣的,就连车里的两个助手和司机师傅都不得不感叹,学霸的爷爷果然也是学霸。
“难怪所有的培训老师都夸你,原来是遗传基因比较优秀!”李帆赞叹道,又说:“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是老师,我小的时候只要没考好,总要挨他的训,老爷子训起人来可吓人了。”说着做了个很夸张的表情,逗得大家哈哈笑。
胡尧也笑,他来公司半个多月了,还从来没有和其它艺人这么聊过天,于是觉得很新鲜,说话的兴致也很高。胡尧说话的风格,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总是说一些大实话,对刚刚接触他的人来说虽然会觉得很意外,但适应一会儿就会发现其实很轻松,起码不用担心他的话里有没有陷阱。
如果说在去试镜的途中,胡尧给人留下了耿直的印象,那么在试镜的时候,他又用自己的实力,再次证明了作为一个学霸的演戏实力。
试镜是在s市的一家电视台,虽然是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但因为名导演的原因,各大传媒公司还是派出了不少新晋的演员,现场十分热闹。试镜与海选不一样,很多角色基本上是可以内定的,但是这一次由于两位主角的年龄限制,很多传媒公司推荐的基本都是新人,在没有特别有实力的演员加盟的情况下,新人对新人,竞争自然十分激烈。
刘小松和李帆选的配角,试镜的人少,没什么竞争,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下来。胡尧这边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他选的这个角色,参加试镜的人来自四家传媒公司一共有六个人,除了胡尧,其他五个人多少都有一、两部作品,最差的也拍过广告或者mv,相比之下,胡尧简直就像是一张白纸。
就连刘小松都对李帆说:“我真担心胡尧因为压力大,发挥不好!”
李帆点点头,说:“是啊,这种时候除了拼演技,心态也很重要。不知道胡尧抗不抗得住!”
胡尧抗得住吗?他当然抗得住,事实上他根本没有关注其他几个竞争者以往的成绩,他现在的全部心思都在导演出的那道题目上。
题目是送水的少年来到老教授家里换水,老教授递给他水票的时候心脏病突发,少年送他去医院。这段的台词是这样的
送水少年:“王教授,您在家吗?我是小黄,给您送水。”
王教授开门,“小黄啊,前几天怎么没过来?”
“家里来了个老乡到市里看病,我跟着忙活了两天。”少年边笑着说,边换水。
老教授去拿水票,晕倒,少年冲过去,“王教授!王教授!王教授你怎么啦?”
送水少年的台词一共三句,但这一段在电影里会播3分钟,也就是说这一段会拍很多少年的特写镜头,可见对演技的要求有多高。
陈导坐在椅子里,试镜的演员们一个一个的轮番过。此时已经有2个人表演完了,陈导一张扑克脸,看不出什么情绪。
第三个演员,是一个皮肤偏黑的胖小伙,脸上一双大眼睛,笑起来一口白牙,看起来非常的憨厚,很符合山里孩子的形象。陈导看到他,身体微微向前倾了下。然后胖小伙开始了他的表演,一口标准的方言,脸上挂着非常朴实的笑容,他做了个敲门的动作,这是被前两个演员忽视的细节,陈导暗暗点头。
“王教授,你在家吗?我是小黄,给你送水。”然后他进屋,笑容越发灿烂,边换水边说道:“俺们来了个老乡到市里看病,俺跟着忙活了两天。”然后,他向前扑了过去,脸上的笑容一秒变成了惊恐,他跪在了地上念完最后一句台词。
陈导再次靠回了椅背上,什么也没说。
之后几个演员表演都大同小异,陈导一张扑克脸眼见就要变锅底,终于轮到胡尧了。
来试镜之前,唐喆曾经建议过胡尧不要演这个角色,唐喆给的理由是角色与胡尧的形象不符。可是胡尧非常想试一试,他觉得形象什么的交给化妆师就好了,演技才应该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而且,他很清楚自己和唐喆演戏的初衷完全不同。前辈从一开始对剧本的要求就非常高,因为他走的是巨星路线。而自己演戏是为了提高知名度,进而提高曝光率,那么只要不是特别难以接受的角色,他都愿意尝试。所以,来之前他还特意从公司服装部借了一套送水工的衣服,此时看了题目,正好用得上,就跑去卫生间换上,等他换好衣服再次走进来,所有人都被他吸引了目光。
尽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可陈导看着胡尧的脸,却不易察觉地皱了下眉。然而,接下来他很快被胡尧的表演吸吸引,顾不上再嫌弃胡尧的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