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从里面走出一位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小青年。他一边用脚踢那只小狗一边问我有什么事。“我想要点馍吃。”我红着脸,低着头说。
那小青年刚开始露出诧异的神色,然后一扭头走来了。我还以为他不给了,就走出了他家的院子。
我还没离开他家,他已追了上来,手中拿着两个热腾腾的馒头,塞给我,然后说:“我不知道你为啥走这步路,但想着你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说完,就走了。
我就这样挨家挨户的讨要,到了中午那要来的馒头竟然把我那个绿色的提包装满了。因为当时已是腊月二十五六,眼看快过年了,人们都图一个心情好,一个馒头也算不了什么。
但是,我也有碰壁的时候。记得那是一个个子高高的扎着独辫儿的胖胖的大嫂。
当我开口向她要馒头时,她将大嘴一撇,笑话起我来:“年轻娃,这么年轻来干这个,丢不丢人?你是不是想不劳而食,我都替你害臊。”
我不服气,就用眼睛瞪着她。没想到那娘们毫不示弱:“咋啦?你瞪啥瞪?我说亏你了?我是一个直脾气,看见天下不平事就想管管,你这么年轻干这个就是想不劳而食。”
我气不过,终于顶了她一句:“不给就不给,干嘛说那么多话?”“我就说你了------”
那位胖大嫂欲待继续和我吵,从旁边过来一个好像比她年龄小一点的女人拉着她的手把她拉进了院子。那胖大嫂进了院子嘴里还在嘟囔:“这么年轻来干这个------”
我背着那一包要来的馒头走回了旅店。说实话,我当时倒是有些恨那位大嫂,现在回忆起来倒是很想和她交个朋友。
她说她性子直,我想这种性格和我是一样的,只不过当时她不理解我罢了。我要来的那些馒头大约够自己吃三天左右。吃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就是打听酒店了。
我跑遍了开封县的大街小巷,可是始终打听不到金凤琴的下落。一天晚上,我想,这样可不是长久之计,我到底该怎么办呢?于是,我开始苦思幂想。
最后,我决定再冒一次险,再从开封坐车到朱仙镇,再去胡庄找凤琴她姐姐。
当我一脸疲惫地来到凤琴她姐姐家门口时,那女人大吃了一惊:“你------你没回家吗?”“没有。”
“那你这几天去哪里了?”“我在开封县住旅店。”“真的?”“真的。”“哎------”那女人苦笑了一声。
我见时机成熟,就对她说:“姐,你也许不知道吧,我这几天在开封县的大街小巷找你妹妹,每个酒店都打听了,可就是找不到她。姐,我是这样想的:我和风琴已经通了那么多封信,
不管我们以后能不能成为男女朋友,我已经大老远的来到这里。你就让我见见她吧。”
那位姐姐本来有些迟疑,又想想我说的有理,就说:“好吧。我先给她打个电话问问。”然后,她就走进屋去拨通妹妹的电话。
过了一会儿,她过来跟我说:“我妹妹说,愿意见你。你可以还从这里坐车到开封县,然后找一个公用电话亭打她的电话,她来接你。你们在一起谈谈,看合适不合适。不管怎样,可不能怪我。”
说完,她给我写了一个电话号码。我拿着那个电话号码,再次坐车到了开封县。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惘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