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在杀手身后上百米外的岩石后躲着,要想杀老蒋,必须背对着自己的枪口跑上百米,这很难办到。而双方僵持对自己有利,因为东北军就快要搜山了。李学文缩回了身子,心想咱就耗上了。忽然感觉不对劲,怎么枪声越来越远。探头一看,原来两个日本人相互掩护着向老蒋藏身的方向撤退。
一个人打着点射,另一个人往后蹿上一二十米,找好阵位后接着打点射。另一个人再往后蹿。如此交替掩护已经蹿出了好几十米!李学文打出了一枪,不求击中,只为压制。果然两个杀手都趴在原地,前面的三枪让日本人胆寒了。李学文趁机向前越进了一二十米,紧接着又是一枪。现在的局面成了李学文压制两个日本人,露头打头露脚打脚。
两个日本人分别在石头后缩成一团,石头不大。而子弹就像长了眼睛,擦着石头的边缘火星乱迸。两个日本人“哇啦哇啦”地大声交流着。五枪过后,估计李学文要压子弹,两个杀手同时跃起,两支枪冲着李学文的方向疯狂扫射。紧接着两个杀手呐喊着,一个冲向着李学文,另一个向着老蒋冲锋!看来老蒋还活着!
李学文早就换了新的阵位,而且枪膛里有子弹!原来李学文在射击间歇总是把弹仓补满。此时情况危急,概略瞄准一枪把冲向老蒋的杀手撂倒。但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向自己冲锋的杀手不足二十米,此时大叫着扣动了板机。李学文本能地原地翻滚,但没有子弹扫过来。对方的弹夹空了!
李学文一跃而起,那个日本杀手眼看着对面的支那人不慌不忙的推弹上膛,然后把枪放平,瞄准了自己的眉心。躲闭吗?换弹夹吗?不可能!因为思维虽快,时间却极短。电石火光间,日本杀手的头颅被一枪打穿。再看那个冲向老蒋的杀手,此时跌跌撞撞的又爬了起来。刚才的马趴把手里的枪枝甩了出去,又顺着斜坡不知滑到那里去了。
日本人受了伤,又被摔的七荤八素。但翻滚间离老蒋藏身的岩石已经很近了。顾不上找枪,举着*嚎叫着跳上了山石。此时就算被李学文击中,临死前也能拉响*!20世纪70时年代,当时西德的反恐专家最先研究出,这种情况下只能打小脑。只要打中小脑,恐怖分子的动作瞬间被冻结。就是把刀子放在人质的脖子上也割不下去。
但李学文现在的情况和特警不同。特警可以让谈判人员吸引恐怖分子的注意力,狙击手可以暗中慢慢地瞄准。有了百分之百的把握后再打出那一枪。而现在一切都是动态发生的,杀手下一秒就会拉*。此时容不得多想,杀手跳上岩石的同时,李学文跪姿瞄准击发一气呵成,直线距离80米,目标小脑。中华民族的气运成败就看这一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