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政殿,赵凌月跪在地上,赵易训了没两句就说不下去了,因为当初赵易在磁州城时曾经说过“面首三千也未尝不可”,可见根本不在乎皇家颜面。于是训到“皇家颜面”的时候,在赵凌月怀疑的目光下立时噤声了。
赵易没法再训,只好让赵凌月起来,叹道:“所谓情爱虚无缥缈,有什么好?故人心易变,说不定哪一天就变心了,不如找个人嫁了好好过日子,也不影响你们……”
赵凌月哭笑不得,只得道:“等我变心那天再说吧。对了,陛下是怎么知道我和她……”
“朕什么看不出来?”赵易嗤道。
“……陛下英明,臣妹告退。”赵凌月行礼之后马上溜了,出门的时候有些惆怅,故人心易变,似乎有些道理,自己的这段感情会有变的一天么?
于是寒来暑往,日子一天天过去,赵易等着她们两人变心的一天,却还没有等到,自己先把皇后给换了。
等到天下人开始怀疑,而韦太后也察觉出来的时候,两人还是一如往常,顺便把韦太后说服了。
赵易坐镇汴京,积极抗金,有名传千古的武将在,赵凌月与韩澈再也不需要上战场,每日在京城过着二世祖的悠哉生活。然而韩澈还是作为一个后盾,时时在赵易拿不定主意时被召见请教。
赵易的政治才能本来就不错,韩澈觉得她给赵易最大的影响是信念,而非施政方针。赵易初期犹豫不决时曾问过一句话:“若全力抗金,几年后战事可平?”
“五年。五年内,必将金兵驱逐到长城以北。”韩澈想了片刻后,给了个保守估计。皇帝坐镇汴京,没有丢失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黄河以北的少量沦陷区收复起来,容易的太多了。
赵易一直想着咬牙坚持五年,而韩澈果真没有让他失望,炎兴四年,还没有到五年约定,齐金两国的战事便从胶着状态逐渐明朗。战争考验的不仅是军事实力,更加考验经济实力,战争强大的消耗让以游牧为主,国库积累不足的金国渐渐吃不消起来,而中原王朝的优势便显露了出来。
六月,燕京城被顾启大军围城三月后,终于开城投降,消息传回京城,所有人无不激动万分,欢欣鼓舞。
早在太宗时期,太宗便亲征北地,欲收复幽云十六州,可惜不仅损兵折将,还差点被扣押在北国。
此后每朝天子无不想收复幽云,只是契丹强大,中原又为免再出武将反叛称帝的旧事而重文抑武,一直没有能力和契丹一战。
而前代皇帝与金共伐契丹,名义上得了燕云,实则暴露了中原的羸弱,在与契丹的战争中没有起到丝毫作用,埋下了金国南侵的祸根。
而今日终于真正的攻下了燕京这个燕云重镇,拿下幽云十六州也指日可待了。
金国都城,极北之地的上京会宁府,城内的道路格局与汴京城一模一样,连皇宫也十分相像。金国开国时没有都城皇宫,只有牙帐,数年前仿照汴京所修的皇宫虽然远不如汴京的富丽堂皇,却也十分庄严巍峨,金帝自从舍弃大汗称呼以来,很多礼仪也开始向中原王朝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