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其实他并不坏 > 第四章见微知著

第四章见微知著

但是他仍然没有能够说服大家,多数人坚持认为,刘裕的行动目标,只能是魏国。站在他的角度来设身处地进行考虑,他攻打后秦的话,会害怕魏国抄他的后路,腹背受敌;而他攻打魏国的话,后秦肯定不会从潼关出来去打他,因此他攻打魏国才稳操胜算,那么他必然打的是这么个算盘。魏国的战略计划也只能以此为基点来考虑。

多数人的意见很容易被当成真理,最终拓跋嗣决定出兵防范,他派遣长孙嵩总体督战,又派遣振威将军娥清和冀州刺史阿薄干率领步兵骑兵共计十万驻守在黄河的北岸。

魏军派出了几千名骑兵,跟着东晋的水军向西方走。东晋水军走的是逆水行舟的路,阻力很大,晋军在黄河南边的河滩上拉着纤绳往前走,船上的人们忧心忡忡的把目光投向黄河北岸,魏军和他们远远地对视着。他们的担心很有道理,有时候风大浪急,有的小船被孤零零的吹到了黄河北岸,魏军就把这种情况当成侵略来对待,他们马上老实不客气的把那些士兵给杀掉了,晋军看到,怒火中烧,可是鞭长莫及。

长期这么下去,这仗还怎么打!忽然,一支东晋的船队一直向黄河北岸开过来,他们竟然上岸了,魏军马上往后撤,这些骑兵一阵风一样跑远了。

他们一边跑一边回头看,发现晋军在后边追,他们就继续跑,后来晋军不追了,他们也停下来,不跑了,后来他们发现晋军掉头上船去了,他们就又来到岸边,继续跟着前进,好像给人家保驾护航似的。

晋军又把船停靠在岸边,登上了岸,魏军又远远地跑开。他们回到河里去,魏军又黏黏糊糊的贴了过来。

这种情形在持续。

这是东晋的主力大军,刘裕就在其中一只大船上坐着,他无法派出军队去支援正陷入缺粮危机的先头部队,甚至无法安心的前进。可是他的决心不变,战略方向不变,他就是要去一举拿下后秦。

初夏四月,天气开始显得热燥,不过河面上有风有水,景色倒是不错。魏国人一边欣赏风景,一边玩着老鼠戏猫的游戏,他们玩的越来越有经验。

可是这一天,猫玩出了新花样。

魏军惊讶的看到,这一次晋军又到河这边来了,他们来了七百人,看起来都是能打的,他们用船运过来很多战车,数一数有一百辆,他们把战车也卸到岸上来了,魏军就不慌不忙的往后退,他们不必着急,凭着晋军的步兵和战车,想追上魏军的骑兵哪里能够办得到,晋军的骑兵也没有办到。

他们看到,晋军在离开河流一百多步的地方停了下来,士兵们们把战车一辆接着一辆摆开,形成了一个圆弧形,两端临着河面,好像半个月亮的样子。他们不知道,中**事史上刘裕独创的、大名鼎鼎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却月阵”战法,就要在他们眼前开锣了。

每一辆战车上,站着七个全副武装的士兵。

魏军站在不远处,张大了嘴巴看着,不明白对方想干什么,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彻彻底底的被勾起来了,那个用战车围起来的半个月亮,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

就是要吸引住他们,这样才能起作用。

刘裕早就读透了魏国人的心,他知道,他们不会漠然置之的,他们一定会热烈的跑过来送命的。

反客为主,成功的反客为主,让他们争先恐后的来吞下鱼饵。

魏兵们在没有弄清楚情况之前,没有贸然采取攻击行动,万一中了圈套呢?那些可恶的南蛮子,圈套可多了。

他们看到,在中间的一辆战车上,不慌不忙的竖起来一支高高的白色的羽毛大旗。

大旗一竖起来,有一支骑兵部队就赶了过来。这支骑兵部队早就在远处登岸,严阵以待了,现在,他们迅速的赶到了演出现场。他们带的有巨大的弩弓一百张,每一辆战车上又增加了二十个人。他们一眼都不看那些魏国人,只管忙碌着,在战车的车辕上安装好了防箭用的木板。各种武器装备全都配置到位之后,他们才抬起头来,安安静静的望着对面的魏军。

很明显,这是一个战阵,不过也没有什么好玩的,人也没多少,武器也没什么新鲜的,阵势看上去也很简单,没什么好怕的。

正像香甜的蜂蜜吸引来成群的小昆虫一样,魏军大大咧咧的把这个小小的半个月亮给包围了起来,在他们看来,这无非是又一个战利品而已。

消息已经上报到了长孙嵩那里,作为前线统帅,为了确保全胜,他又派来了三万名骑兵助攻。

这肯定比攻城容易多了,又没有城墙。

他们密密麻麻的包围上去,从这半个月亮的弧形面上,同时展开了凶猛的攻击。魏军的零头都比晋军人多,这是一场众寡悬殊的决战。

晋军的大弩全都用上了,很有杀伤力,但是阻止不了魏军的人海战术,魏军像凶猛的魔兽一样扑了上来。

这是密集型的白刃战,短兵相接,双方面对面的舍命拼杀,你死我活。尤其是很有一个特点,就是战车之外,层层叠叠的全都是魏军的士兵。

东晋人终于拿出了他们的秘密武器。

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秘密的,魏国的士兵们也早就看到了这些东西,这些引人发笑的东西是一千多支又粗又长的大矟,也就是长矛,还有一些大铁锤,靠这些古老的玩意儿到久经沙场的魏军面前来穷摆乎,真是班门弄斧。

东晋士兵把身后放着的长矛拿过来,并没有去刺杀魏兵,他们把长矛给折断了,折断成了几截儿,这些长矛本来就是凭借长度优势来取胜的,现在这种优势没了。

晋国士兵把这些被折成了两三米长的断矟摆正方向,然后,另外的士兵拿起了大铁锤,用尽全力,对准断矟的尾部,狠狠的锤击过去。

那支断矟一下子穿透了三四个魏兵,他们像冰糖葫芦一样连成了串儿。

几千支断矟纷纷射出去,在脸对着脸的近距离里,串起来几千支冰糖葫芦串儿。

这可太恐怖了,草原上来的魏国人,还没有染上吃冰糖葫芦的瘾。

他们觉得,眼前的这个地方成了地狱,他们手足失措,魂飞魄散。

人在极端恐怖的情况下会自然的选择逃跑,魏兵就这么选择了,随即是恐慌的感染效应,没有被串成串儿的士兵们,一个也不例外,全都惊恐万状的跑了,他们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不,是恨战马少生了四条腿。

许多人从马上掉了下来,被踩死了,或者被追来的晋国士兵给杀死了。

这中间,就有魏国的两个主要将领之一——阿薄干!

魏国士兵们的尸体层层叠叠,堆积在一起。

晋国的骑兵们在后边紧紧追赶,那些惊恐万状、吓破了胆的魏国人这时候没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只好接着打败仗,又丢下了几千具尸体。他们终于成功的跑进了城里,凭借着城墙来重新恢复起丧失殆尽的勇气。

战役结束了,魏军不愿意再去河边的地狱,晋军可以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向着上游前进了。

拓跋嗣听到报告,感到后悔,后悔自己没有听从崔浩的建议。很显然,人家晋军就是冲着后秦帝国去的,自己真是没事找事,自讨苦吃。

当北魏的皇帝在总结自己的判断失误时,晋国的将军们也在总结,不但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连后来所有的军事家们也全都对这次光彩夺目的战例佩服有加。

刘裕把水军、战车、步兵、骑兵巧妙的组合起来,把那些司空见惯的常规性武器略加改造,成了无坚不摧的利器,他反客为主,示弱诱敌,后发制人,以少胜多,他成功的指挥了敌人,对方从将军到士兵都完全服从他的设计,他像一个指挥如意的大导演,几万名敌方演员按照他的设想进行了完美的配合。这也算是古时候一次多兵种、立体化、闪电式的成功战例。绝了。

虽然刘裕万人迷的形象深入人心,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被他的魅力所征服,东晋的齐郡太守就跑去投降魏国了,他还先献上一计,建议魏军发兵截断晋军的后路,可以不战而胜。这个以书面形式提出的建议被送到了皇帝那里,拓跋嗣表示赞许。当然,他并没有马上采取行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何况昨天刚刚被蛇咬了呢。

那个美男子崔浩又来给皇帝讲课来了,在拓跋嗣眼里,这个帅哥儿实在是让他越来越喜欢看,发自心底的喜欢让他几乎完全忘记了对方的外貌美,这个人脑袋里面装的东西才真正让他自然而然的尊重和亲近。

当崔浩讲完了一个段落时,拓跋嗣提出了一个自己长时间都在反复揣摩的问题,这个问题跟讲课的教材内容无关,他问:“刘裕去讨伐姚泓,真的能够成功吗?”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答案,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是会有许多变数的。

崔浩回答:“能。“

这个回答是这样干脆,斩钉截铁,排除了其它一切可能性,让拓跋嗣大为惊奇,他不由得接着问:“为什么呢?”

崔浩回答说:“以前姚兴管理他的国家,光喜欢搞虚的,不注重实用,管理华而不实,国家外强中干。现在姚泓懦弱多病,他的兄弟们都只想着争夺皇位,根儿已经烂了。刘裕乘着秦国大乱的时机去讨伐,而且他的军队兵精将勇,训练有素,怎么会不能取胜呢!“

这个论证很有说服力,拓跋嗣觉得可信。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刘裕这个人的才能跟当年的慕容垂比较怎么样呢?”

崔浩的回答仍然是明明白白,毫不回避,他说:“比慕容垂更出色。“他接着说出来自己判断的根据:”慕容垂有他的父亲和哥哥给他打下的基础,他只是在修复他家原有的基业,燕国人归附他就像夜里的飞虫飞向火光一样,顺势而为,很容易就能取得成功。刘裕就完全不同,他没有一寸土地可以凭借,却能够顺利的讨灭桓玄,重新扶起来东晋朝廷,上次北伐活捉了慕容超,南伐又杀掉了卢循,气势凌厉,所向无前。如果不是他才气过人,怎么能够做到这样呢?“

拓跋嗣给说服了,他又提出了一个对他极有诱惑力的想法:“等到刘裕到了潼关那边之后,就会出现进退两难的局面。我打算截断他的后路,派出精锐骑兵去直捣东晋的彭城和寿春,他会怎么做?”

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单从战术角度来说,很有吸引力。但是拓跋嗣没有想到,崔浩却从魏国大局方面做出了回答,他说:“当前我们魏国西边有赫连勃勃的夏国,北边有柔然,他们都在瞅机会随时来进犯。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跟东晋开战,陛下您需要坐镇后方,不能亲临前线。我军虽然有大量精兵,但是却缺少良将。现在全面负责军事的长孙嵩做管理可以,带兵打仗并不见长,不是刘裕的对手。这样的话,我军大举远征,恐怕也没有多少胜算。不如按兵不动,以静制动,可以稳操胜算。“

这一段话听得拓跋嗣心里雪亮,崔浩又进一步分析了以静制动的理由:”刘裕打下秦国之后,一定会回去篡权,自己当皇帝。他走了之后,其他人镇不住,关中地区许多民族杂居在一块儿,风俗强悍,刘裕要是用管理江南那一套温和方式来管理这里,就会像脱下衣服去包火、张开捕鸟的罗网去捉老虎一样,根本不行。即使他留下重兵驻守,也照样镇不住,只能是替别人做管理,这地方早晚会属于别人。陛下您只管休养军队,休养百姓,等着瞧吧,这地方最终一定是咱们魏国的,只需要坐等就行了。“

拓跋嗣忍不住笑,他满心欢喜,连连点头,说:“你可算得真明白。”

崔浩也笑了,他又严肃起来,向皇帝托出了他对近代以来一些大人物的分析评价,他认为:“王猛管理国家,相当于苻坚得到了管仲;慕容恪辅佐幼主,等于是慕容暐得到了霍光;刘裕平定四方祸乱,就好比是司马德宗得到了曹操。“管仲是历史上著名的管理国家的天才,就是他能够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位霸主,没有了他,齐国就大乱,王猛也同样是一个管理国家的奇才,有他在,苻坚就是一代雄主,没有了他,前秦就完了。这两个人可以一比。霍光是汉武帝托孤的大臣,能够安定刘家的天下,慕容恪也同样是这样的一位社稷之臣。他们俩的德与才虽然有一些区别,但是行事与功绩可以等量齐观。曹操一代英雄,所向无敌,只是大权独揽,不肯继续对那个破落的朝廷和无用的皇帝尽一份愚忠,刘裕也是同样的英雄,面对着同样的局面,采取了同样的态度。这个比方也挺恰当。

拓跋嗣表示认可,他想起了那个个性凶狠、不可一世的夏国头子,于是顺口发问:“那么赫连勃勃怎么样呢?”

崔浩认为这个人不值一提:“赫连勃勃国破家亡,只剩下他孤身一人,逃到了姚兴那里,接受了姚家那么大恩惠,不但不想着报恩,还乘人之危,占据了人家一方土地,跟四方的邻国都结下了仇怨。这号小人,即便能够凶暴一时,最终一定会被人吞并。“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古穿今]契约影后 欧星史诗无主之城 生死寻印劫 九灵山 荒之进化篇 废柴英雄传 恋爱碟中谍 [开封府]猫儿爱吃鱼 太古原界 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