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支飞过掠起的风声呼呼作响。宛央被吓得呆住了。这箭支里裹挟着直接的杀气,扑面而来,宛央能感觉得到。她这时才知道皇兄兴许压根儿就不想解开心结,他只想直接从自己的心上剜掉这个结,而杀了萧墨迟则是唯一的办法。
武直的箭一向百发百中,这世上能拦住他的箭的人也绝对不出当年的大内四大高手。武直觑着眼睛在城楼上的人群中寻找,果不其然,古镜川赫然在列。他是萧氏鱼庄的二当家的不假,可现在萧墨迟已是叛军,他为何还是跟在萧墨迟的身后呢?古镜川当年犯下的事了结得古里古怪,武直明白这里头一定有文章,于是推测他是被人安排到萧墨迟的身边充当眼线。可眼下他却冒死为萧墨迟拦下了这一箭,难道自己的猜测竟错了?
皇上气愤不已,命武直向古镜川喊话,“古镜川,你一身的本领何苦与这些叛军搅和在一起。”
古镜川回头看了一眼萧墨迟。宛央这时已不再坚持让萧墨迟出城和谈了,面色苍白,双眼无神。
古镜川冲着武直说道,“事情并非你所看到的那样。”
武直回过头看了看皇上,见皇上毫无表示便又喊道,“那是什么样子的?”
古镜川说道,“看事得用心,光用眼睛不行。”
武直又回过头看了看皇上,只见皇上的嘴角气得不停地抽搐。他一直以为这个古镜川是自己的母后安插到了萧墨迟身边,可现在这人竟然正大光明地出现在了反贼的身边,这不是摆了自己一道吗?
萧墨迟被迟健勒令离开了城楼。古镜川站在城楼上俯视着武直,竟不易察觉地笑了。自打回京后便郁郁不得志的武直这下总算是有机会扬眉吐气了,作为故交,古镜川很是为他开心,只是两人现在的处境有些尴尬而已。
武直耷拉着脑袋站在皇上身边等示下,他本以为重回边关可以大展身手,谁知道却是遇到了古镜川。两人本不该这样重逢的!这老天爷也真是喜欢拿自己开玩笑。
古镜川在城楼上呆了片刻后才离开,萧墨迟早被迟健押着回了大营,宛央却在城楼下等着古镜川。
宛央将古镜川引到了无人的地方,没话找话说,“手要不要紧?”
古镜川摇摇头。他现在看不透这个浮屠宫的圣姑,于是戒备心十足。
宛央朝着古镜川鞠了一躬,尔后说道,“先生,你可有办法出城见一见皇上或是武统领?”
古镜川诧异地看着她,问道,“你怎会知道武直的官职?”
宛央觉得越解释越乱,索性说道,“我不想萧墨迟死,也不希望皇上死,所以想求你帮个忙。”
古镜川费解地看着她,“我为什么要帮你?”
宛央说道,“你是西太后的人,自然不会不管她儿子的死活。”
古镜川略沉吟了片刻才说道,“所以你希望我出城做些什么?”
宛央以为自己成功了,说道,“告诉皇上实情,就说萧墨迟是被逼迫的,他并非心甘情愿地与大庆为敌,然后让皇上退兵。”
古镜川“嚯”了一声,说道,“退兵?小姑娘,你未免想得太简单了。”
宛央急切地说道,“求求你,帮我这个忙。”
古镜川停下了脚步,未曾转过身看一眼宛央,说道,“萧墨迟无心杀人,可那一位不一样。若不是我拦下那支箭,萧墨迟十有八九已经死了。可你要知道,从城楼上射向皇上的箭支,虽不是萧墨迟的意思,却也不是萧墨迟能左右的。”
宛央辩解道,“我知道,正因为如此才要向皇上解释清楚。”
古镜川头也不回地说道,“皇家最是无情,莫不要以为人人都似萧墨迟一样,善良得过了头。”
宛央没有追上去,而是一反常态地念叨着“皇家最是无情”。她本是最了解此话的人,现在却自欺欺人,指望皇兄能饶过萧墨迟一命。就连她这个不通武功的人在那支箭上都嗅到了浓烈的杀气,她又拿什么来保证皇兄在弄清楚事端后会收手,会不再为难萧墨迟?她不能,她完全不能。
古镜川虽说没答应宛央,但还是连夜出了一趟城。三当家的与禾之晗都不在的时候,他悄悄地穿上夜行衣,越过了城楼。他自然不是为宛央跑这一趟,他欠西太后的人情,而武直与他也是老友,所以他不得不跑这一趟。
到了庆军的营地,古镜川略转了一圈儿就直奔武直的营帐,而武直也正在等着他。
“你来了?”武直的声音沙哑异常。
“备酒了吗?”古镜川问道。
武直白了古镜川一眼,“我知道你还不至于反庆,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酒呢?”古镜川却坚持问道。
武直无奈,自行出去取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