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君打字的乌龟速度,实在是没借口,应该面壁。两天才能更新3000字,这两天还真不能保证字数。实在对不起大家的收藏。
绑起布条,扎起头发,明天一更!
另外,书评区有人说我是四川人,这个问题故意现在才解释的。作者是广东人,不过对于方言有很大的兴趣罢了,并不是故意显摆。大家可以看看我用“广普”写的一些东西。
良垌旧圩奇人之会飞的娣哥
家里的房子被台风吹翻了瓦面,老妈说请人来修一下。老爸说泥水佬要搭手脚架上去,花费太大。
“请个人爬上去就行了啊”
“这老房子三米多高,难干活啊”
“笨,叫阿娣就得咯“
“对呵,请娣哥搞掂。”
我在一边一头雾水,娣哥?阿娣?男的女的?
第二天,娣哥来了。男的。我了个去。只见此人四肢短壮,面容粗犷,好一条大汉!竟然叫阿娣?……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他们村的惯例,男孩子取女孩名字,好养活。有叫妹仔的,妹哥;有叫燕子的,阿燕哥;有叫虾妹的,虾哥;还有叫亚二亚珍的。他们都是男的……
娣哥话不多,五大三粗的一个人,讲话却细声细气,穿一套破旧的蓝卡其工人装,脚上是大号的解放鞋,手掌宽,小臂大,五个手指胡萝卜似的,手背上布满青筋。
老爸跟他讲定了价格,另外包一顿午饭。未了,娣哥问:“开始?”
老爸:“开始。”
娣哥点点头,抄起泥刀,提起一叠瓦片,顺着梯子,“噌!噌!噌!”,眨眼间就站在三米多高的屋顶了——这时候我才反应过来,纳尼?拍电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