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逻辑?是简单的巧合?
芳官姑妄猜之:高层透过徐大鳄事件,向天下私募、游资敲响了一记警钟:无论你们多牛逼,都不能罔顾国家的利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国家垮了,你们的利益何在?
生意,讲究互利互惠;投资,讲究双赢。这是投资大智慧。
徐大鳄那种过河拆桥的做法,全世界都不会有好下场。
在中国,炒股要听党的话。徐大鳄这次撞了腰,纯属咎由自取。老芳米记得最清楚,过去一年以来,芳官不止5次提到:徐大鳄被抓是铁板钉钉的事,大家等着吧,现在果然变成了现实。
绝不是芳官眼红、忌才,而是徐大鳄的做法真真该死。同样是私募大鳄,芳官无数次赞扬过王亚伟等首席,为何?大是大非面前,人家站得稳、分得清。
下面话题:场内操盘风格要发生巨变了吧?这是现在好多首席欢呼的话题。芳官淡淡的说:扯淡!想也别想场内操盘风格在短短两三年内发生质变。
群里,d员不少、g员也很多。芳官请问你们:d风廉政建设,建d以来,什么时候不严厉?m主席枪毙青山、子善,后来n年枪毙c克j,l长q,等等,从没停止过廉政建设的步伐。
请问,高g是否全部受到了法律d纪的震慑?
现在欢呼私募、游资炒作时代结束,就是天下第一号无脑。这和现在轰轰烈烈反腐倡廉,很多人就说“从此天下无贪g”一个蠢道理。古今中外,天下有贪绵绵不绝。“利”字当前,有私心的人自然会前赴后继去贪、被枪毙;再贪,再被毙;继续贪,继续被毙……
如此循环往复,仅此而已,只不过**不断转换罢了。在资本市场体制没有彻底完善、法制建设严重之后的情况下,指望游资、私募改变操盘风格?天大的笑话!
所以,当大盘趋势逐渐扭转,并在相对长的周期内震荡向好的格局下,成长性好、股价弹性高的票,妖的境界,没有最,只有更!
再次提示大家:gc从不反“妖”、捉“妖”。gc要反要捉的,是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违法犯罪行为。
凭什么“捉妖”?这种心态,本质就是违反市场学原理的。市场经济最朴素的原理:供求决定价格走势。
只要股市有需求,主力就会不断创造妖骨的供给。这才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服装市场上,某款服装成本50元,结果大家都喜欢,被哄抢到了50000元。请问,gc会出面查处这种“妖服装”吗?
保时捷“卡宴”豪华版欧美售价30万人民币,中国大陆售价20万美元以上。请问:妖否?
等等,等等,不胜枚举。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才是健康正常的市场。价格扭曲?没事儿,市场行为,市场会自行调节的。用不着gc“捉妖”。除非这种行为背后有内幕交易、恶意操纵,那另当别论。
如果现在还执着于妖与不妖之争,芳官只想对这些人说:回大学去好好学习市场经济学原理,再来做首席文章吧。
大家不要被什么查处徐大鳄、查处妖股的言论遮蔽了你的双眼。
场内很多真正高成长票,现在股价才回复到股灾前的半山腰,这类票是将来继续翻番的品种。
看着眼前一只只已经创新高或者即将创新高的品种,你要做的不是去追高、给主力“锦上添花”,而是去遍地黄金找铂金,找到下一轮行情中要翻番再翻番的品种。
美联储加息是利空?听听就好了。嚷嚷这么久,真正加息落地,也是“利空出尽”了。更何况,大洋彼岸,人家加息也好,减息也罢,实在与a市里面的主力无关。
奢谈美联储加息会导致股市资金出逃的言论,别有用心的人欺骗自己就好。a市长牛,恐怕暂时外资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外资在期货市场兴风作浪为所欲为,但是在a市确实翻不起大浪。
最后,总结一下:
第一,未来一年,四大指数必然创新高,沪指必然突破6000点,创业板上破4000点。
第二,很多真正高成长的“未来蓝筹”品种,在将来半年,股价会出现翻番后创历史新高。
第三,场外公私基刚刚大举空翻多,行情演绎会精彩纷呈,大家又要适度捂股了。左侧与右侧结合,是比较灵活的策略。
第四,原油期货推出,外资真正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张牌。相信外资直接进入股市等重磅利好也在时间表中。
第五,今天x大大与马英九划时代会面,芳官坚信,台湾回归进入倒计时,这是中华崛起的里程碑。福建板块的强势已经对此利好有所消化。但台湾回归对资本市场也是一个长期的潜在利好。
第六,恨之切才会爱之深。前面三个月,被股灾撞了腰的主力,一定会在后市加倍做足行情,自我救赎!
大家将中小创的品种再梳理梳理,已经救赎的品种可以淡出视野了。还没有救赎的品种,将是未来的巨牛。
大盘趋势稳健,在稀缺品种淘金。
只要趋势明确,不是稀缺品种,也可能会飙,但是稀缺品种几乎一定会飙。
简单讲一讲稀缺性的话题。短线不用在乎这个,但是左侧投资,稀缺性十分关键。
简单列举一番:狗的稀缺性,是创业板第一只电商票;国泰君安的稀缺性,是目前唯一一只即将破发的次新股;国投安信的稀缺性,是唯一的“国字号”金控平台;锦江投资、特力的稀缺性,是上海、深圳地方国资委最佳标的;万达院线的稀缺性,是国内院线第一龙头。等等。
其实,很多“巨妖”品种多具备各种稀缺性。在大陆,美女和富翁是两种稀缺资源,长时间受到举国瞩目。在a市投资,讲究同样的逻辑。
资本时代,稀缺为王。稀缺板块的龙头更会是妖中之妖。比如当年的互联网金融。
银行板块,宁波、南京稀缺性何在?它们是盘子最小的高成长城商行;新华保险稀缺何在?四家上市险企中盘子最迷你的。
“稀缺性”到处都是,问题是:我们如何做有心人,去仔细发掘。
中期,唯一的期货准上市公司;特装,唯一的准氢能源上市公司。等等。
对于私募、游资来讲,因为稀缺,所以安全。
稀缺性好的标的,将来成长为蓝筹的概率更大。
稀缺性的个股,还有稀缺性的板块。近期券商的狂飙,其实就有一定的必然性。
主板一直落后创业板,但是主板中券商是最具飙的潜质的品种,市盈率超低,盘子比银行保险都小。
房企中,率先转型的品种,就具备稀缺性。
医药类品种,单一抗癌品种研发的,就是一种稀缺。胡乱做药的就不是稀缺。
还有好多次新股没有爆炒,ipo重启,次新股一定继续**。大家找一找近期放量蓄势的次新吧。
手头捂的票若没大升过,适度捂股。
周一盘面,芳官断言:第一攻击品种就是银行板块。你要是看不准,直接开盘抢入工、农、中、建、交等五只大笨象即可。其次便是受益ipo重启的影子股。盘**现急挫都是果断转换、逢低介入目标票的机会。
(对于盘面次级别的震动,芳官把握准确度其实一般。但是对于大级别磁石正能量级下的大盘盘感,芳官保持在百分百的命中率。希望芳米、希望有缘分的读者,尽快培养出这种超级盘感。所有盘感中,对超级盘感的准确把握最具价值。它是职业股民的第一追求,是左侧交易稳健获利的坚实基础。)
我喜欢芳官说:
秉承“必要的时候才说话”的宗旨,偶尔发表新章节。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