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大早老太太就起身,还非得叫醒了温琼华,可怜姐妹三个,好不容易脚踏实地了,又不适应了。半个晚上没睡着,起床之后眼圈一个比一个黑。
四婶娘一边给老太太端上了银耳汤,一边笑着问道:“老太太今儿起这么早,是有什么事情吗?”
“要去拜访一下学院院长,还有思华先生。”老太太喝了一口汤,这才含糊说道,温思华愣了一下,温琼华也跟着愣了一下。
老太太看了一眼温思华,才笑着说道:“按说拜师礼都是要长辈们出面,那时候……”顿了顿,老太太脸上有几分愧疚:“既然这次来了,就拜访一下思华先生,刘妈妈呢?”
这个刘妈妈,和之前那个,已经不是一个了。之前刘妈妈年纪大了,她是老太太陪嫁,岁数自然是和老太太差不多。去年生了一次病,老太太就让她家里休养了,平日里没事儿了,才让她到侯府陪着自己说说话。
代替刘妈妈,是刘妈妈儿媳。
这会儿听见老太太召唤,正外面守着刘妈妈赶紧进来:“老太太有什么吩咐?”
“将我给你那两张礼单拿出来,然后将那单子上东西准备好,一会儿我们要出发去学院。”老太太笑着说道,刘妈妈赶紧应了一声。
四婶娘推了一把温思华:“你还不赶紧派个人去和你先生说一声?”
温思华这才反应过来,赶忙站起身到书房去写帖子,准备一会儿自己亲自送过去。老太太喝了半碗粥,又对温琼华说道:“你也去吧,院长和先生都是思华长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是晚辈,去拜见一下也是应该。舜英和舜颜就不要去了,你们两个不是跟着你们大姐学了怎么管家吗?你们就留下来,将咱们带来东西布置一下,然后安排一下咱们明儿要去哪儿。”
温舜英和温舜颜第一次接到这种大任务,两个人都有些忐忑。四婶娘笑着安慰道:“别担心,有什么不明白,多问问管家,思华之前不是说了,这院子里管家,是地地道道江南人吗?肯定是对江南十分熟悉,咱们是来游玩,你们多问些这方面事情就行了。”
温舜英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出门要带东西……”
老太太点了点头:“都交给你们,我就只管出来玩就行了。”
“祖母,四婶娘,大姐,你们放心,我和三姐一定会好好完成任务。”温舜颜倒是积极很,兴奋应了下来,差点儿连早膳都不愿意用了,恨不得立马出来安排事情。
等用过早膳,老太太和四婶娘,以及温琼华照旧是坐马车,温思华和方续则是外面骑马。一行人绕到学院后面,直接从后门进去。因着这次过来不是入学,而是要拜访,所以走正门是不太合适。
温思华先带了众人去见院长,老太太准备礼物还是很拿得出手,名家画作,名家字迹,以及两方贵重砚台和陈墨。也因为这些年方家对温思华帮助很多,所以,老太太顺便也给方续准备了礼物,所以给东西,都是双份儿。
院长是个胡子花白老伯伯,夸赞了温思华和方续几句,就陪着老太太去拜访了温思华先生。温思华先生不过三十多岁,穿着一身青衣,很是儒雅。
送走了院长,回头老太太就是一个大鞠躬:“这些年,思华多亏先生教导了,我老太婆感激不。”
“哎,老太太请起。”那先生惊了一下,赶忙过来将老太太扶起来:“思华是我看重弟子,我教导他是应当,思华也是有这个天分。”
“不管怎么说,都是我老婆子错,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老太太是又想到了温瑞言,沉默了一会儿才勉强笑道:“我以前又只觉得,只要孩子活好好就行,就没有太注意过他功课,还请先生多多见谅。”
拜师是一件很严肃事情,不光是要长辈场。拜师和联姻相比,几乎是差不多一样重了,甚至有事情,比联姻可靠。拜了师之后,按说,两家人是应该经常走动,过节送节礼什么,这还是一般程序。
而温思华,拜师时候温家没一个人出面。拜师之后,每年节礼,也都是温思华自己听从外祖父,或者是跟着表哥学,自己准备节礼。
“之前怠慢了先生,还望先生不要和我这个老糊涂计较。”老太太很有诚意赔罪,那先生笑着扶了老太太:“老太太这话可折杀我了,思华情况我多少是知道一些,我并不是很放心里,我看重是思华这个学生,并非是思华身后家族,老太太并不用太放心上。”
饶是老太太做好了被不待见准备,依然有些脸红,这话可真是够打脸,你侯府做事不地道,不将我弟子当成一家人看,我又何必乎你侯府态度呢?我弟子就是温思华,我也只看重温思一个人表现。
“老太太请坐吧。”那先生也是个大度,只讽刺了一句,就收敛了情绪,伸手请老太太坐下。顺便吩咐温思华去泡茶:“这两位是……”
“先生,这位是我四婶娘,我爹娘过世之后,四婶娘也很是照顾我和姐姐。”温思华端着托盘过来,赶忙介绍道:“这个是我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