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纵横四海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一样的电影(1/2)

1985年5月。李思明的新电影《查理的天使》上映了。

这是一部不同于他以往的电影,是一部纯粹的娱乐片,没有人能从当中寻找一些所谓的深刻思想与艺术性的东西。当然这其中也有些人批评。说李思明在倒退,正在让好莱坞“丧失文化”,他们将以前批评斯皮尔伯格的东西送给了李思明。不过大多数人,特别是影迷们却陷入了一种狂热状态。因为这一部电影果然不一样。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因为其包合着许多令人心动的流行元素。在1985年的时候,对美国动作片来说也是一次颠覆。因为从来还没有人这么拍过。

陈指导用他的创意。完美地诠释着中国功夫的力度与美感,这种融入了中国风格的拳脚功夫帮助影片到达了一种全新的境界。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及其公式化的动作场景吸引了无数少男少女、成人儿童模仿,年龄的跨度早已超过了包括李思明在内所有人的预期。影片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赶赴各大城市唐人街的中国拳馆的报名者一时云亲。所有好莱坞的导演和制片人,都在考虑是否改变一下自己未来动作片的拍摄模式。陈指导成了最炙手可热的人物。拜访者应接不暇。陈指导现在只能闭门谢客。

几位美女的性感演出。用她们甜美的笑容迷倒了十三岁以上男男女女。那些春心萌动的青春期少男们,纷纷决定要找女朋友,就找有梅格·瑞恩式笑容的女孩,或者有着黛米·摩尔那样傲人身材的女孩。而美国少女们也纷纷效仿片中三位天使们的笑容、发型、和动作。什么是偶像。这就是偶像!什么是流行,这就是流行!顺便让那位性感女配角也出名了。

李思明花了大价钱。请来最好的设计师为三位天使专门设计了十多套服装,通过电影引发了抢购潮,无数的女人打听三位主角身上的衣服从哪里可以买得到。那家跟李思明合作的服装公司乐坏了。不得不立即收购了一家工厂。就连那家根据三位女主角在剧中角色和性格,专门量身订做太阳眼镜的公司。也引起了爱臭美人士的追捧。即使下雨天。大街上随处可见那些少女少妇们的鼻梁上架着一个戴安·莲恩式的太阳镜。那些在影片中出现的背包、洋娃娃和小佩饰,更是成为当季热卖商品。

梅格·瑞恩等人在片中大秀舞蹈。如果你在某处看到一群人也在跳同样的舞蹈,那大可不必表示惊讶。因为在全美国所有可以跳舞的地方。这已成了时尚。对流行最为敏感的某家电视台,还专门制作了一个节目。开展了一个舞蹈模仿秀节目,引起美国少女们的追捧。

片中的那支单曲,一周之内,就已经在美国各音乐排行榜上排名第一。插曲唱片空都大卖,让那支被李思明从洛杉矶某个地下室里揪出来的乐队。成了最知名的乐队之一,从此脱贫致富。提前进入小康。

而李思明的“独家创意”——子弹时间。更是让好莱坞的电影人膜拜。尽管这个特技还很粗糙,经不起推敲。可谁又在乎呢?于是,在后来的许多电影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现,直到《黑客帝国》的出现,才达到视觉效果的巅峰。

总之,李思明这一次诠释了什么叫娱乐片,什么叫动作片。

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同样的事物。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观点。

李思明的这部《查理的天使》。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科技界也引起了轰动。当然除了李思明本人不觉得意外。美国纽约一家以严谨著名的科普杂志,破天荒地发表了一篇关于李思明这部电影的文章:

科幻电影越来越成为美国电影的一个重要方面,远者如1968年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近者如卢卡斯导演的《星球大战》系列和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但是还没有一部电影像中国导演李思明在《查理的天使》中所展示的那样真实可信。连续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得主李思明,将这部电影的时间设定在15年之后的2000年。离现在并不遥远。这让我们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考察其中的科技产品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尽管这部电影并不是科幻电影。

美国最著名的半导体制造商英特尔公司认为,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这意味着同样大小的硅片上,可以条成更多的电路,性能以几何级的数字提高。到目前为止这一定律仍然有效。在世界第一台巨型计算机出现之时。人们不会想到现在个人电脑正方兴未艾。因而我们预料到在未来用于个人电脑的微处理器。可以做到小型化、商业化和实用化。进而可以实现个人电脑的小型化。如果将来出现跟笔记本一般大小的个人电脑。他们不会为此感到吃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