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纵横四海 第三十一章 女人爱琢磨(1/2)

李思明一行三人坐上曾智的大伯派来的小汽车,驶往目的地。

曾智大伯的家住在曾属于某个满清王爷的四合院内,这种构局完整的四合院现在还比较多,这种典型的北京民居在二十一世纪都成了文物。跟大熊猫有的一比、但是大熊猫可以人工繁殖,这四合院却是不可复制的。因为那承载着历史。

“我要是有这么一套,该有多好。”李思明感叹道,“到时候卖出去。一定是天文数宇。”

“这老房子有什么好的?每年还得修一下屋顶,要不然要漏雨。采光又不好。要换成是别墅我还可以考虑考虑。”曾智不屑道

“俗,你真俗!”李思明懒得跟他解释一番。

早有人引着他们穿过院子,进了客厅,总不能让主人亲自迎接几个后辈?见到李思明三人。曾伯父亲切地吩咐他们随便坐。李思明的岳父大人正坐在沙发上品着茶,看到李思明进来只是一瞥而已。要是岳父大人一见到李思明就乐呵呵的,李思明倒会觉得不自在。在座的还有一位中年人,曾伯父介绍说是文化部新上任的一名副部长,姓陈。

“不会谈公事?”李思明见来了一个和这个可以说是家宴的会面并不相干的人。这样想道。

“小李啊。你是第一次来我家。我们家曾智可不止一次说过你。你们是好朋友。你随便一些,就当是自己家里。”曾伯父热情地招呼着。曾伯父头发已经花白,面色却极好,看来身体不错。

“小夏。来,到我这里来。”岳父放下茶杯,指着身边的空位,招呼着小刀。小刀可不是第一次享受这样的待遇了。李思明怀疑他是不是故意这样做给自己看的。

“小李,我以前听说你是北大最年轻的教授,我不明白。你怎么会去香港拍电影了呢?”曾伯父直截了当地将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只要熟悉李思明的人都会提出这个问题,那位陈副部长很显然也想弄明白这个问题。看来曾伯父对自己的过去了解得并不多。

“拍电影当然不是我目地,我是研究电子学的。将来这才是我地终身目标。但是理想跟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我需要钱。大量地钱。这就我拍电影的目的!”李思明直接地说出自己的理由。

“拍电影很挣钱吗?”曾伯父问道。

“当然。我们准备挣他五亿美金。”曾智很“自信”的插了一句。

“五亿美金?开玩笑?”曾伯父和陈副部长根本就不信,岳父大人也是不信。他以为李思明拿着两千万去找投资,没想到却该行去跟自己专业不对口的电影。

“这个嘛。有些夸张了。”李思明对曾智的“无事生非”很不满,非要提多少钱干嘛。谁都知道在香港拍出一部好电影很挣钱,但是你也得说个不那么离谱的数字啊,李思明瞪了曾智一眼。“关键是这电影是否有市场支撑。去年美国《星球大战2》票房5.38亿。市场不同。收入就不同。“

“怎么。你们还想将电影送到美国去卖?”陈副部长问道。

“当然。不过中国的电影在美国并不会太好卖。因为文化不同。除非按照美国人地口味拍一部美国式的电影。”李思明道。李思明倒是有这样的打算。要说挣钱。美国电影最挣钱。李思明可不管什么文化侵略地大是大非问题。

“先拍好自己的电影。还没学会走就急着要跑。小心摔跟头!”岳父淡淡地说道。

“伯父教训的是。我这不正拍着吗。”李思明陪着笑脸。

“李导演,你们这部片子我听说在内地的版权都归银都?”陈副部长问道。

“是的!”李思明心说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嘛。

“你估计会受观众欢迎吗?”陈副部长问道,作为主管全国文化产业的官员,他对这方面还是挺关心的。也许在他的字典里还没有“文化产业”的概念。

“当然,我们这部影片。绝对会是一部好片。陈副部长,你就等着看。我包你赚翻了。”曾智见缝插针地说道。他地伯父见他一口一个“钱”宇。还打保票,有些不爽。故意咳嗽了一下。

“深圳那里有一块地。你们得抽时间去看一看,要不然就归别人了。”岳父道。

“老杨啊,那块地是给他们的?”曾伯父奇怪地问道。“怪不得呢。那片地不小啊。”由于身份关系。他对与特区那一块相关的工作很是关心。

多大的地,能让曾伯父也吃惊。李思明很是感兴趣,不过他对岳父大人还是十分感激的。许多事情都暗地里给办得顺顺当当的。朝中有人好做官,李思明不是官,但他却不会假清高,能得到一些便利为何不多占一些呢?

“阿明,不知大帅他们什么时候毕业。得让他们去那里看一看,担起重担!”曾智已经开始为未来筹划起来。

“我看咱们还是得想办法多挣一些钱出来。要不然咱们要那块地只能去种地养猪!”李思明皱着眉头道。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和言不由衷的话。让在座的三位长者都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