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黑土地的故事 第六十五章 演习㈢(1/2)

这次演习的背景是:蓝军一个师突前“侵入”我国,遭到红军的顽强抵抗,被迫固守待援,蓝军增援部队已经日益接近,我军已经吸引增援部队主力。红军必须在三日之内“吃掉”此部蓝军,以配合主力歼灭蓝军增援部队。红军兵力为三个师。

红蓝双方都开始动起来。蓝军防守阵地上,沟壑纵横,各交叉火力点星罗棋布,暗藏火力点也很好的伪装起来,炮兵修筑了几个炮火阵地,以便战时及时转移发射场,在敌军炮火攻击范围之外,指挥部也修筑了几处假目标。红军也做了战前的准备,只等着侦察兵传来的情报。

双方都很耐心,战场一片寂静。特种部队永远是进攻的部队,他们不会去主动进攻敌军重兵把守的阵地,因为那样无疑于集体自杀。但他们会利用环境,伏击小股部队,正如美军在越南热带丛林里遇到的那样。

没有高精度的卫星,没有无人侦察机,一切都和二战时一样,依靠铁与血的牺牲,依靠消耗去取得胜利。不过在这里,孙昌领导的一支小股部队将注定大放异彩。

他的连队,化整为零,在各个出入口挖掘了大量的噬人的陷阱,等待着敌军自投罗网。天黑了,谢武和他的排守在阵地的东侧的密林中,守株待兔。他和他的兵趴在草丛中,用碎布条和树枝将自己很好的伪装起来。天很冷了,手脚已经发麻,但他们都没有动,平常严格的训练让他们知道:无论猎物如何狡猾,优秀的猎人总是有十倍的耐心。谢武有点焦急,因为上次他没有获得参与侦察的机会,功劳全让乔小龙给占了,他有点羡慕。这次终于有机会了,希望敌军都从他这里经过,精心设计的陷阱和逼真的伪装连他自己都感到满意。

红军终于派出了他们的侦察连,上次他们侦察连没有派上用场,就成了失败之军,更让他们难堪的是,整个红军败在同样的侦察兵的身上。这次他们卯足了劲,他们要用他们的方式来找回他们的荣誉。

不过他们并没有在怒火中迷失自己,一支连队他们分成小股,从不同方向向着蓝军阵地接近。谢武方向,一支红军侦察小分队,大约一个排的样子,小心翼翼的向他们的伏击圈走来。挨近了伏击圈,敌军却停了下来,先是派出一个班前去试探,谢武心里只想痛骂:千万别踩上陷阱,不然就暴露了。

还好,这个陷阱由三个子陷阱组成,呈正三角形,这个班正好踏入中间的空白地带。后续部队见没事,连忙跟上。等到所有人进入了伏击圈,谢武连忙关起门,挡住了他们的后路。一时间所有火力一齐开火,空包弹火光和声响刺破了夜空,这支红军侦察部队陷入重围,慌乱中,纷纷掉入陷阱中,理论上这支部队全军覆没了!

听到枪声,红军侦察连连忙召集各支小分队,缩回了红军阵地。

“要是一枪不发,活捉了全部那该多好,保这些人全军覆没。”孙昌说道,可实际上这很难办到,不同伏击地点太近,敌军又过于谨慎,想悄无声息地“俘虏”对手,实际上很难。

“是啊,敌军吸取了上次被偷袭的教训,阵地防守比较严密,附近没有高山、树林的掩护,全是平原,我们很难涉透。如果能大摇大摆地走进去就好了!”乔小龙感叹道。

“哈哈,真是好笑。废话,能大摇大摆地进去,还打什么仗啊。尽是空话。”黑大个谢武大大咧咧地笑道。旁边的战士也是哄笑,惹得乔小龙脸红脖子粗。

孙昌和李思明却相视一喜。能大摇大摆地进去当然不错,问题是怎么才能大摇大摆的进去,虽然都是中国人,一样的服装,敌军已构成了严密的工事,从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受到照顾,一定会有盘查,所以关键是这个身份问题。

清晨,一辆吉普车和一辆解放大卡车,从简易公路上向红军阵地驶去。离着纵深还有一公里远,就被暗哨拦了下了。

一名红军士兵端着枪,指着驾驶员说:“你们哪部分的,是干什么的?”

一名军官模样不屑的哼哼:“看见了没有,这是军区来的大记者,来你们这里采访。妈的,跑到这个鸟地方,连个人影都不见一个。这个苦差事哪有在沈阳坐办公室舒服。”驾驶后座上一位记者模样的,举着相机笑了笑。

“那后面卡车上的人呢?”士兵有点相信。

“他们兄弟部队来参观的,全是46、66、67师的。你可以去看看。不过我可提醒你,影响了他们的兴致,你要负责!”军官看都不看士兵一眼,叼着烟吞云吐雾。士兵跑到后面卡车上一看,果然都没带武器,个个看上去军装崭新,像是军官的样子。

“好,你们去。”士兵放心了,一挥手放行了。

这名军官就是孙昌,记者就是李思明,身后那辆卡车里是由谢武和乔小龙带领的十个人,都是特意选的年纪稍大一点。孙昌和李思明商量好了,孙昌扮成一名军区政治部的干事,这种人官不大,总爱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尤其下到基层部队,这种人一般人都不敢惹。孙昌很显然演技不错,可以拿个奖什么的。李思明让人从蓝军指挥部借来照相机和记者证,然后又“伪造”了一封介绍信,背起文件包,扮起了记者,看上去还真像回事。一路上小心谨慎了好几关。

接近阵地前,汽车禁止通行。众人下车,孙昌一付参观的模样,和“记者”李思明两人明目张胆的对着阵地的各种工事,指指点点的。李思明也不断地按着快门,其他“兄弟部队”的军官也在一边“议论”着这工事整修筑的如何如何科学,如何如何固若金汤,红军阵地上的官兵听到也是眉开眼笑。。

他们一行共十四个人,很轻易地打听到指挥部的所在地。孙昌和李思明心中狂喜,这阵地上被他们拍了个干净,正想离开,有一名高级军官模样的人拦住了他们。

“请问你们是哪部分的?”这名军官问道。

“首长好!”孙昌敬了个礼,解释道,“我是沈阳军区政治部的一名干事,我是陪同我们军区的大记者李思明同志来的,这十二位是46、66、67师的基层军官,我们听说这次演习贵部表现出色,所以军区首长让他们来参观学习的。”

那名军官颇黑的脸居然红了,没法不红,刚刚大败了一场嘛,不过不能在记者面前失了面子,更不能让其他部队的人看笑话。

“这样的啊,我是红军参演部队的政治部主任,我姓刘。欢迎记者同志,欢迎各位兄弟部队的同志莅临指导。”

孙昌和李思明飞快地对视了一眼,笑道:“那就麻烦刘主任了。”

“不客气,你看,现在已经十一点半了,我看还是安排各位吃个便饭,下午我带领大家参观一下,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