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古代时空,什么事都讲究个规矩,要超过了规矩,那就叫逾制,要被人告了话,可要遭大罪。
比如,聘礼也是如此,皇帝大婚是128抬聘礼,太子则减半,为64抬,至于皇子们,倒不需减半,但按规矩不能超过太子,同时,妾室聘礼不得超过正室,所以按这规矩,因着当年二皇子给正妃聘礼只有32抬——是按规定,亲王给正妃聘礼少必须达到规格——所以这时给李二娘,便得再少一点,但看出来,二皇子对李二娘应该还是比较重视,虽是妾室,并未像他其他侧妃那样,规格按减半处理,而是只稍降一点,并未再减一半,给了3抬聘礼,聘礼规格,也只是比正妃稍逊一点点,比其他侧妃要高多了。
比如当年给正妃聘金是万两银子——这也是亲王给正妃必须达到低标准——这时给李二娘,便给了八千两,其他诸如四季衣服、首饰、珠宝、器物等,均是这个调调,都是只比正妃稍次一点点,全都不像简大夫人和李姨妈等人猜测那样,跟二皇子纳其他侧妃一样,比正妃降一半规格给予,可以想见,二皇子该是多么心悦这个李二娘,估计要不是当时给正妃是低标准规格,这时聘礼要多得多了,府中一干人等看李二娘如此得二皇子青眼,自然奉承加厉害,不过也有人对二皇子幸灾乐祸,想着让你当年对正妃那么差啊,现好了,对自己心仪女子,因为不能逾制,所以只能给这么多了,要是当初给正妃是比太子稍差一点层次,这时给李二娘聘礼就能好了。
随聘礼而来,还有四位教引嬷嬷,是预备着教导李二娘宫廷礼仪,大概会一直教导到李二娘及笄出嫁为止。
李姨妈、李元娘和李大郎等人,看着李二娘那么多聘礼,特别是那8两聘金,眼馋紧,真想将那些东西据为己有,可惜是,这些东西可都有礼单,且皇家下聘礼,大多是宫中禁品,想将二皇子下这些聘礼昧下来自己发财,那是根本不可能,且还有那教引嬷嬷看着呢,让李姨妈想昧都难。
而且二皇子因知道李二娘李家受“委屈”,所以按照一般规矩,要留用一些东西女方,权充给女方父母养女儿辛苦费时,二皇子给都是些中规中矩且并不丰厚东西,不过是些布料、聘饼、肉酒、茶叶等大众下聘都有东西罢了,且数量还故意不多,按李姨妈话说,“这些东西,还不够李二娘从小养到大花销呢,别说辛苦费了”。只是她惧怕二皇子府势力,心中再有埋怨,也不敢说出去,只心里暗恨,想着肯定是李二娘那贱婢二皇子面前吹风,说自己对她不好,所以二皇子才没给她多少辛苦费,要不然就算不是8两,千儿八百也该有,哪可能一点都没有,只一些不值钱东西。
不提那边众人看到李二娘大量聘礼是什么反应,且说简安宁这边,因简四郎锲而不舍地帮简安宁宣传,所以学里还真有学生询问简安宁情况,简四郎听有人问,自然做了热情介绍,于是这天,当简四郎又一次放月假回来时,简安宁便见跟着哥哥一起来,还有哥哥同学,看起来要比简四郎大上一两岁,是个十**岁、长相尚可青年。
虽然有些惊讶,但倒不至于吓躲屋里不敢见人,只像平常那样,低垂着头,这是简安宁一向装鹌鹑惯用套路,但看来客眼里,却觉得她这是非礼勿视,是女子贞静一种表现,不像有些女子,见了外男还好意思一直瞄着,非常无礼,从而让来客对她态度非常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