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诗灵比刚才的诗灵还要强,没有想到我们海南岛竟然有两位学子,能做出两首诗灵,而且两首诗灵,全部战力盖天,杀气冲霄。”这个县令丝毫不知道两个诗灵全部都是由一人所写的。</p>
“先不要说这些了,我们赶快休息一会吧,我体内的浩然正气用光了。"另一个县的县令说道。</p>
先不说这些县令怎么样,只是说习棑天看到众人虚弱的倒下了,也装作虚弱的倒下,体内的浩然正气用完,以防被其它的县令有所发现,不然的到时候他就要面对所有县令的怒火了。</p>
可是他没有看到杜柳用一种鄙视的眼神看向他,刚才杜柳一直在习棑天的身边,自然查觉到了习棑天所做的小动作,心中对习棑天这个人有了想要远离的心思,因为刚才如果大家都坚持不住的话,可能的话所有人都会死去,可是习棑天面对这种大事大非的时候,竟然也耍小聪明,这让杜柳心中难以忍受。</p>
所以经过这件事之后杜柳渐渐的习棑天远离了,即使以后习棑天出事了以后,也没有波及到他。</p>
章云风刚把《七杀诗》写完,就看到天空中的七杀碑微微的一震,仿佛向着章云风打了一声招呼,随即向着天穹之上直冲而去,最后消失不见。</p>
章云风明白了那七杀碑微微的一震是什么意思,是对自己表示尊重,每当他念出一首诗灵时,他们就会以各种方法表示对自己的尊重。</p>
这首《七杀诗》其实在章云风脑海中有三个版本,最终确定这个版本也是因为这首《七杀诗》带有军人、军队的性质,在越国什么最强大,自然就是越国的大军了,他们能比之那些强大的宗门,甚至比强大的宗门还要更强。</p>
其实另有一个版本还是是错的,另一个版本的杀气更是强大,比之之前的这首诗还要强,只是军队的影子很少,所以章云风并没有用出来。这首诗是:</p>
天生万物以养民,民无一善可报天。</p>
杀杀杀杀杀杀杀!不忠之人曰可杀!</p>
不孝之人曰可杀!不仁之人曰可杀!</p>
不义之人曰可杀!不礼不智不信人,</p>
大西王曰杀杀杀!我生不为逐鹿来,</p>
都门懒筑黄金台,状元百官都如狗,</p>
总是刀下觳觫材。传令麾下四王子,</p>
破城不须封刀匕。山头代天树此碑,</p>
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p>
(之所以不用这首诗也是因为章云风很了解这首诗的背景,这首诗张献忠“屠蜀”的诗中没有7个杀子,是后来的满清御用文人,丑化他的。</p>
张献忠死后十三年,清军才攻陷重庆。也就是说在这十三年中,张献忠余部以及四川人民和清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由此可见张献忠屠四川说法的荒谬。</p>
四川平定后,满清统治者为了把“几乎杀尽四川人”的责任推给张献忠,就利用民间流传下来的“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的口碑,在后面加上七个“杀”字,而且声称这块“七杀碑”就在官署中,以证明其说词可信。</p>
而国内现存两块张献忠“圣谕碑”,少城公园陈列的碑上,没有一个“杀”字,当时的照片仍在。另一块“圣谕碑”,是1934年由一位英国传教士在四川广汉发现的,后来这块碑被运到广汉公园中展示。而它的碑文正是史料中记载的张献忠“六言圣谕”:“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p>
ps:不好意思了大家,这章就先这样了,今天事情太多,所以匆忙码了一章。</p>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p>
本书来自 品&书#网 /book/html/32/32156/index.htm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