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妹夫你竟有如此多钱么,他倒是想卖,可是上等地不过比中等地多产两百斤,要价却贵了十贯,不划算。”
张铭方知自己失言,但他信任刘盛,就拐着弯说:“不瞒姐夫,我手里尚有些钱,若是分期付款,算上地里的收成,将将够付首回的,以后日子就艰难了。”
刘盛一听,估摸着张铭手里大约有六十余两银,他也有心帮扶这妹夫一把,就说:“若是有钱,还是趁机会买了,这样只消熬得一季,收成上来,就有富余,我再去帮你杀杀价,争取统共一百五十两替你拿下来,首回我帮你垫十两,你自己凑四十两,这样先付他五十两,日后慢慢给他。”
张铭大为感动,就对着刘盛感慨道:“姐夫这样热心肠,我无以为报。”
刘盛一笑,“我就是为了讨瑾娘欢心罢了,且我看你顺眼,咱们又是连襟,都是应该的。这生意做成,加上你自家那两三亩,你也大小能算个地主啦。”他倒不是不怀疑张铭哪来的钱,可人人都有些小九九,且看张铭不是坏人,心想他家原先也是有底蕴的,就顺水推舟,不多问了。
“既然如此,就依姐夫所言,尽快与他过户吧。”
两人将话谈妥,就见琳娘出来寻张铭了,她连连埋怨:“怎么不进屋来,时辰一到,师父就要开始念经做法事了。”
张铭一时窘迫,真是百口莫辩,刘盛就替他打圆场:“你别怪他了,是我将妹夫喊住,有些话与他说。”琳娘冲他一笑,“是我心急了。”说罢就将张铭手一拉,往屋里跑去了。
刘盛慢悠悠在后面跟着,瞧着前面两人那模样,脸上就浮起了个笑。
那法号清苦的老和尚做起法事来十分认真,连连诵了九遍不知什么经,他两个弟子也跟在后面一起唱经,每念一句就要一跪一拜,张铭和琳娘是主事的,需要跟着拜,屋里又烟熏雾绕,着实累人。其余人倒是只要拜三拜就行,张铭家附近邻居也尽数来了,他们只消来拜一拜,就能带一碗菜回家,十分合算。
幸亏早晨张铭被琳娘硬塞了三个馒头,这才不觉得饿,这么一场法事,中间是不停的,要到未时才结束,哪里有时间让他吃中饭。
赵氏在厨房帮着将菜分给附近邻居,她看张铭和琳娘买了许多菜蔬,心里又是好一阵心疼钱,又不免揣测,或许那痨病鬼手里还有些钱,上次装穷不过是唬自己的,有机会一定要好好说说琳娘,教她将钱从张铭那哄出来,由她自己收着才有保障,况且,钱在自己女儿那,她才有机会教她补贴娘家。可见这赵氏多么会异想天开。
她一边想一边往三个小孩儿碗里装吃的,她家不吃中饭,大儿子在燕京,两个大女儿嫁了不在家,两个小的却总喊饿,今天有机会用张铭家的饭菜让儿子女儿吃饱,下手就十分狠了,将那一斤多的蹄髈中间一剖两半,拆出骨头,一半肉给孙琢,一半肉给孙珠儿,连筋带皮的骨头就给了青青,方才她问了大女婿,知道这是瑾娘钱买给琳娘的小丫鬟,才不乐意对她客气,给她点吃的已觉得自己是大善人了。
青青接过自己的碗,也没说话,就出去在天井边上找了角落坐下默默吃了。
孙珠儿则是个天生的小吃货,有肉吃就开心,捧着碗就跑去她爸爸那献宝了。
孙琢见他母亲分吃食的方法着实可笑,很不以为然,他老想着和那个叫青青的小丫头搭话,这回终于有个由头,他在天井旁寻到她,就一屁股坐在她旁边,伸出筷子把自己碗里一大半肉夹到青青碗里,见她抬头傻望着自己,不由耳根一红,木着脸说:“你吃。”
青青虽然有些自闭,但她对谁对自己好十分敏感,脆生生的回了一句:“谢谢。”两个人一道坐着吃东西,也不搭话,这时节天气正一点一点的凉下来,吃着吃着倒也不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