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反抗清朝统治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人组织了义军,要推翻*无能的清朝政治的统治。
慈禧太后闻听信报后,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大骂汉狗不识好歹,一言一行之中,更是把汉人比作奴才,更言之,宁于友邦,不与家奴。
此言一出,经有心人的肆意宣扬,迅速的传出了宫廷,很快就在报纸上出现。
至此为止,很多人都看到了这种极度侮辱人的话,原来对清朝政府还仅有的那么一点儿的态度也顿时转变了,对无能的皇族再没了好印象,对无为的朝廷愈来越不抱希望,尤其是在这次的事情中做法最让人心寒的某些人的敌视。
皇帝的势力在这些事情中受到了最大的益处,因为他一直都站在制高点上,把自己的形象竖立的丰满而且高大,彰显了他一心一意的为了清朝着想,甚至为了清朝,他可以一顿饭只吃一荤一素两个菜,他能好几年都不添置新衣服,旧衣服破了修补一下,他继续穿在身上且毫不嫌弃。
对比起皇室里其他的人们,这样的皇帝简直太让天下百姓们感动了,想要推翻清朝,对皇帝的攻击反倒是最小的,最饱受人们诟病的就是依旧把持着一部分朝堂权力不放手的慈禧太后和无事生非处处找茬试图给皇帝找麻烦的皇室贵戚们。
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不管是百姓们还是企图推翻清朝政府统治的人们,都把攻击点瞄准了这两个地方,每次发生冲突之后,最先受到攻击的总是这两方中的其中一方。
沈流云对这些事情已经不在那么关注,她并不是专业人士,可以辅佐有野心有能力的人上位,但她自己却不想也不愿意承担那个足以压死人的担子,这些年来,她断断续续地也帮助了不少有能之士上位,现在那些人早就已经成长到完全可以轻松的独当一面,成为一方的支柱,沈流云就更加的放松了。
解决了这边所有的事情,沈流云准备要走了。
她在东北待着的两个月里,谷玉农已经不知道发了多少封的信给她,信的内容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事情都有,动人的文采很有代入感,看得沈流云颇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对谷玉农形容的事情产生的好奇感,想要前去一探究竟。
等东北的事情已经稳定了后,她就没有兴趣再在这儿待着了,很快就回了谷玉农的信,并告诉他自己不日将要南下,把信发出去之后,沈流云就开始准备出行的事情了,最需要询问意见的就是展云翔了。
在某天晚上逮住准备去军营里报道的展云翔,沈流云询问了他的意见,是愿意留在东北,还是要跟着她一起南下去杭州城看个热闹。
整日里混在部队里跟着将士们一起艰苦训练,过得一直都很开心并且进步飞速的展云翔听了这话有些愣神,说实在话,男孩子没有不喜欢当兵的,保家卫国一直都是他们的梦想,尤其是跟着军队混了这么些日子的展云翔,更是有些舍不得离开这里。
听了沈流云的问题后,一时也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好。
沈流云还没有定下具体离开的时间,索性给他两天的时间,让他自己好好捉摸捉摸,没有人逼他做什么,想留就留下来,不愿意留下就跟着大家一起走,反正他跟这边的人也已经熟悉了,日后有空了也可以回来嘛。
犹豫了两天,展云翔终是下定了决心,他确实很愿意留在部队里继续历练,但相比较之下,他还是更想陪着沈流云一块儿去杭州。
得到要一起同行的意见,沈流云就下令让手下们准备出发,大家都是跟惯了沈流云的人,对她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她的话说完没有两天,大家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待得沈流云一声令下,一行人便开路去风光正好春光明媚的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