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的寿宴真的是热闹非凡,上首立着两张矮桌,下首又分左右两边,矮桌立了长长的一排,而再下面则有着多圆桌,则是为没有资格坐到中心位置的人准备的。
瓜果点心等一些餐前的食品已经陆续的摆了上来,大家都还没有落座,陶夭夭也就独自一人站在一边。
不一会儿,慕容清欢便在几个宫女太监的拥簇之下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远远地,陶夭夭看着他向太后行了个礼,便落座到左下首的第一个位置上,而太后只是不耐烦的略微点了点头,大家对慕容清欢的冷淡,让陶夭夭有些心酸。
没过多久,皇帝便在众人的拥簇之下缓缓的走了过来,除了坐在上首的太后,所有落座的人都站了起来,俯身行礼,顿时,地上跪倒了一片。
皇帝笑着挥挥手,“大家都起来吧,今日是太后寿宴,大家都是自己人,不必如此拘礼。”
皇帝在上首陪着太后一道落座,眼光只是淡淡的看了眼慕容清欢,便转到了慕容玉泽那里。
“泽儿呀,最近的功课怎么样呀?”
“回父皇,儿臣今日勤读经史,钻研圣贤之道,治国之理,儿臣看父皇整日劳累,真的很想多学一些东西,好替父皇分忧。”
皇帝点点头,神色上并没有什么变化,“嗯,经史子集是要读,可是兵马武术也不要荒废,外乱未平,以后还是有用兵打仗的地方。”
慕容玉泽点称是,可是心里却有些摸不透皇上的想法。
按说如果皇上真有心培养自己为储君,自己只需修习治国之道便好,还何必学那些用兵之道,毕竟一国之君轻易是不会出外打仗的。
“父皇,儿臣的也读了好多书呢,儿臣这些日子又学会了不少的字呢。”
慕容清欢笑嘻嘻的说着自己的成就,十分的自豪。
皇帝听了这话,不禁冷下了脸来。
如今这里,不仅有皇家的人,更有很多外姓人,皇帝有这样的一个儿子,已经够丢脸的了,如今慕容清欢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些痴傻的话,这让皇上觉得自己的脸面实在是有些搁不住。
皇帝冷哼了一声,并没有答话,而是对着伺候太子的刘嬷嬷说道。
“太子身份尊贵,你们定然要好好照顾着,要让他明白,什么事太子该说的,什么是太子不该说的。”
“泽儿也到了该大婚的年纪了,如今京中的贵女们基本都在这里了,泽儿可有什么心仪之人,正好你父皇也在这里,就直接把这婚事定下来,哀家也好抱重孙了。”
太后笑笑,转移了一下话题,来缓解一下刚刚尴尬的气氛。
此时的陶语冰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只要慕容玉泽一句话,那她就会是未来的豫王妃,甚至是未来的皇后,荣华权势她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