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岩指的是南京。()</p>
克林德起身伸头看过去,却见胡小岩的手指指在长江的位置上。</p>
“长江大桥?”克林德惊呼。</p>
“南京长江大桥!!!”</p>
“别告诉我你搞不定!”胡小岩微笑。</p>
“也别说我没给德国机会。”</p>
“我的基地在马鞍山,所以马鞍山这里必须建一座大桥沟通南北。我可以特批三千万两白银作为启动资金,以后每年至少三千万两白银的投入,直到大桥开通为止。”</p>
“南京长江大桥!”克林德根本没有理会胡小岩的话语,他有些神经兮兮的。</p>
“你在跟我开玩笑对不对?”</p>
“需要我打你一巴掌吗?”</p>
“不用了。我很清醒。谢谢。”</p>
“真的不用?”</p>
“真的不用了。我很清醒。”</p>
克林德连连摆手。他目光依旧停在马鞍山到江苏南京附近的江面上。</p>
“胡,我不得不说,你给我出了难题。”克林德有些苦笑。他虽然不太懂技术,但不代表他不关心技术。跟国内的官员不同的是这个时代国外的官员几乎每一个都能对本国大大小小的技术随口说出。</p>
所以一座大桥能不能建,虽然他不能肯定,但至少有没有难度。难度大约有多少,克林德心里还是有素的。这座南京长江大桥,在他心里就属于难度达到s级的。</p>
“那么,也就是建不了?”胡小岩有些不可思议。再他看来这个时代的德国是世界上技术最好的国家(没有之一),如果连德国都搞不定,那么英法就不用说了。</p>
克林德在地图上找到比例尺,然后用手大致量了量。</p>
“大约15000-25000英尺左右。这么长的大桥,我可没接触过。”</p>
“还有长江我也是去过的,那里的水流很急。不是那么容易下桥墩的。”</p>
胡小岩默然,这些问题他也知道,怎么说他也是搞技术出生的。因此他才第一个就找到德国人。</p>
“我发个电报回去,看看国内的专家怎么说吧。等专家们实地考察后,我们再谈。”克林德皱着眉头给出答案。</p>
这让胡小岩很失望。</p>
“好吧。我等你的消息。”</p>
克林德很快就按灭了雪茄,急冲冲地走了。</p>
“大人,为什么要建南京长江大桥?”秦韵有些疑惑地问。</p>
不得不说秦韵是个天才,只是听懂了南京这个词汇和克林德的手指划过的地方就猜出了胡小岩和克林德的讨论对象。</p>
“中国的商品贸易太少,所以要增加内需。而建设大桥所需要的钢铁和水泥等等都可以在国内购买。这就可以拉动内需。大桥和铁路计划一样。可以养活我们的钢铁厂、煤炭厂等重工业工厂。这笔钱迟早都是要投入的,晚投不如早投。早早投入还能够加强我们国家重工业工厂的实力,这可以为未来我国的重工业产品进入国外市场打好广告。”</p>
“你想想,中国的铁路和大桥都是用的我们自己的钢铁,而且用的很好,那么中国的钢铁是不是就做了一个活广告。日后用于出口的话,会不会更加方面?”</p>
秦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p>
“可是,汉阳钢铁厂一定会抢夺铁轨订单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