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胤是正黄旗的旗主,所以十四阿哥找德妃,想要德妃给胤知会一声。
德妃对于十四阿哥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一听说十四阿哥想寻一个贴心人,如今看了一位身份低微的汉家女子,她当即便应允了下来,并且在十四阿哥走了之后便给胤写信,要胤快点儿办成此事。
胤收到德妃的信,拿着信去找胤祥,胤祥一头雾水,他没说此事啊。
原来十四阿哥独断专行,这事根本没过问探春的意见,所以胤祥不知。在十四阿哥看来,探春如今是一介平民,能成为他的侍妾,那当真是祖坟冒青烟了,这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不管是贾家还是探春,都应该欢欣的接受。
胤祥本不想管这事儿,不过看在林黛玉的份,他还是询问了一番这事探春是否愿意。
探春当然不愿意,她是庶出,自幼看惯了王夫人对她亲娘的各种压迫奴役,她依附王夫人生存,早在心里发过誓,这辈子绝不当妾,一定要做嫡妻。
特别是遭遇了抄家的变故,这个念头更甚,高门大户有太多的龌龊事,与其委委屈屈的成为妾,她宁愿嫁一个平民,安安顺顺的过一辈子。
探春得了十四阿哥打她主意的消息,当即便给林黛玉去信,求伊娆胤祥出手干涉一番,她当真不愿进十四郡王府。
不过贾家众人对这个消息却是喜不自胜,贾家败了,可如今十四阿哥看了探春,若探春能讨得十四阿哥的欢心,那贾家早晚都有起复的一天。
所以贾家众人拦住了探春的信,并且又模仿探春的笔迹伪造了一封信给胤祥送去。
胤祥接到这封信,拿给伊娆林黛玉看,两个人都叹了一口气,探春性子要强,遭逢抄家变故,想要重振贾家,这情有可原,她们没有道理拦着探春。
伊娆和林黛玉不拦,所以胤去找康熙禀明此事,他虽然是正黄旗的旗主,但这天下都是大清的,汉人想要抬旗,一般情况下必须得有功绩,贾探春算是罪官之女,这事儿得给康熙说一说。
康熙听了胤的禀告,对十四阿哥有些失望,他刚出京还没到塞外呢十四阿哥想着用私权给自己办事,罢了罢了,一个女子而已,小事一件,不足挂齿。
在所有人都同意的情况下,探春别无选择,除非她自杀。
可贾母哭着求她,甚至还要给她下跪,求她为贾家考虑,探春心软,终究还是点头。
于是在康熙一行人到塞外的时候,一顶小轿抬着探春入了十四郡王府,探春没有嫁妆,十四阿哥给的聘礼留在了贾家,她孤身一人连个丫鬟都没有的进了十四阿哥府。
林黛玉收到信,连着叹了好几日的气,婚姻美满的她对探春的遭遇充满了同情。
不过她也是可怜人,若不是遇见了伊娆,说不定此时已经不在人间了。
人活在世间,真是有太多的人不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