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胤两人的举动犯了大忌,不管是被胤祥胤二人逼过的还是没借银子的,对这种行为都很抵触。
八阿哥一番言论得到朝大多数官员的支持,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完了之后一个个的站出来表示支持八阿哥的观点要账可以,但手段应温和,谁家没个难处?何必得理不饶人。而且没事儿总打探别人家私事这是什么癖好?这事儿搁谁身都不能忍啊。
一时间,胤祥胤二人简直成了朝众人的公敌,个个都恨不得站出来对他们指责一番,明里暗里的踩一脚。
胤祥还好说,活了两辈子的人,淡定的很,对那些话充耳不闻,权当是没听到。可胤不行,他嫉恶如仇,耿直,性情急躁,此时见那些人颠倒是非黑白,歪曲事实,顿时气的脸色发青。
他忠心为大清为康熙还有错了?明明是那些人刁滑!
眼看着胤处于爆发的边缘,胤祥忙在身后扯了扯他,示意他淡定,一切皆有康熙顶着。
发动满朝武官员来谴责他和胤,简直愚蠢至极,康熙是那种能被武百官左右想法的窝囊皇帝吗?康熙最近正心气不顺呢,这些人只会撞到枪口。
果然,接下来的发展如同胤祥所想的那般,根本不需要他和胤开口,康熙把一切责难都给挡了下来,他甩出胤祥的那番话逼问武百官,他这个做皇帝的愁的日夜难安,你们这群为臣子的却逍遥自在,如今好不容易有人站出来给朕分忧了,你们却一个个的急不可耐的跳出来指责他们,你们是何居心?诚心见不得朕好过是吧?
康熙几句话吓得百官连呼不敢,个个下跪。
康熙怒不可遏,不敢?都快指着胤祥胤的脸大骂了,唾沫星子都快喷到胤祥胤脸了,这若叫不敢的话,什么叫敢?
这帮人真没钱也算了,是这帮人有钱却不愿还,他身为皇帝一国之君也没想过拿国库的钱当自己的钱,这帮人却一个个的想把国库的银子占为己有,罪不可恕,真的想逼着他抄家看看到底是真没钱还是假没钱是吧?
抄家两个字一出来,人人色变,这帮人为何敢拒不还银,想的不是康熙奈何不得他们,又不能抄家,谁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银子。如今康熙彻底怒了,连抄家这种话都甩了出来,他们这些人再也不能淡定了,额头冷汗直流,心里怕的要死。
所谓得寸进尺,不见棺材不掉泪,说的是这种人,非得康熙真的生气要使极端手段了,才知道怕才老老实实。
康熙大骂了一顿,心气稍微顺了些,转而说起了胤祥胤两人打探消息的事儿,那算什么打探消息?明眼人一看知道了,稍微留心些知道,连续摆三天宴席这算**吗?盛京的田庄每年派车队大车小车的来京送出息这算**吗?郊外有块地这算**吗?店铺的幕后老板是谁这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