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能从两河战场逃出,除了那个国际纵队的转移视线以外,主要还是两支援军的功劳。
由于天军很快就打垮了许多清军部队,历史上历尽艰辛的淮军,也在这个时候产生,如果还不出来,就永远没有他们的事了。
经过简单的讨论,有皇上授意,摄灵直接宣布了下一步行动的方案。
李鸿章没有把这些在河肥老家着急的子弟兵带到鄂省,编为淮军的一部分,而是直接就地成立了一支徽军!
等到敌人被追得逃进长江,在那里等候的天军水师一跃而起,再把门关上,真正地来个关门打狗。
基本战略方针还是关门打狗,但是要给予改良。
然后三人分了工,各负其责。
他的任务是帮助顾继之和彼得克服困难,即使赶到会战之处。
不过还是和历史发生了误差。
众人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要想在如狼似虎的天军包围圈中活命,他们不得不特别小心。
他自己成为徽军总司令,他的几个兄弟,也都担任了要职。
现在皇上自己受苦受难,他们当然也必须跟着。
三人哈哈一笑,就这样定了!
按照麦柯的估计。如果各方面配合得好,逃入长江的满清军队,不应该超过基数的百分之三十。
哪怕现在不是雨季,也依然星罗棋布于二军交战的地方。
他们必须把拦阻的天军打散赶跑,否则一切都是免谈.
就这样,一场至少有五百万人卷入的大会战。再次发动!
于是,他们轰然答应,然后奔赴自己负责的外范围防守。
汉水从地理意义上说,又算长江的之流。因为它最终在中部重镇汉之口汇入了长江,于这条中国最大的河同流合污。
孙传铭、塔奇布则在大阵的前面,充当开路先锋。
虽然这些湖泊对天军的追赶也是障碍。但是这个给逃跑的清军造成的麻烦,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要实行惩罚,也要等打完这一仗再说。
六划则是居中全面指挥,同时负责在敌人的前面阻拦清军,在长江岸边制造障碍,确保敌人的主要兵力,都在这个地区,折戟沉沙。
除了老六、摄灵、九大总督以外,孙传铭、塔奇布也到了。
江汉平原既然有两条水系冲积而成,又处于二水之间,加之地势平缓,加上这个地区雨水丰沛,地下水位浅,就有数不清的湖泊。
最后就是盛京将军奕兴。那是还不叫东三省总督,而是叫盛京将军,虽然权利和责任都差不多,也是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奉天巡抚事。总管奉天、积林和潶龙江三省的军民政务。
漕运总督楊殿邦,则不仅要负责皇上及时赶路,还要为其他部队,建设桥梁,还有帮助那些旱鸭子度过河流和湖泊。
就是排出稳扎稳打的阵型,向长江北岸靠拢,那里有彭雪麟的水师接应他们。
这九大总督,绝大多数自己原来带的队伍全被打光了,即使还在领兵,也是后来的新兵,或者是别人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