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路寺的早晨要比寻常人家到的早一些。
在滴水国流传着烧第一柱香的说法。传说烧了第一柱香就会福寿延绵,也能逢凶化吉,心想事成,总之啊烧第一柱香那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于是众人也都为了这一炷香拼了命一般。
每当天微微亮的时候便有香客等候在外。越是天空发白,这等候的人就越多。于是每到了梓路寺开门的时候往往都是一窝蜂的涌了进去。
故而,梓路寺里的和尚是没有早晨的。
他们每每在月亮刚出来的时候就睡了,等到太阳还没升起就又起来了。
此时,已经是日上三竿。
主持向身前妇人微微颔首,随即退了出来。
有小和尚从后院跑了出来,附耳在他身边嘟囔的说了几句。
他面上浮现出了然的神色,眉头微微皱了皱,挥了挥手。
“杨老爷可醒了?”住持特意压低了声音,向着守着门边的人询问着。
“门外可是住持?”询问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请进。”
门被人从里面打开。
“杨老爷,”住持满脸堆起了笑容。
“主持,”杨老爷微微一颔首,侧身让开了路。
两人在室内坐定,微微寒暄过后,便听住持道,“老衲怎么不见随行而来的其他人?”
“哦,”杨老爷漫不经心的理了理长衫,“他们昨夜也是忙坏了,方才去歇息去了。”随即目光望向了住持,“是否昨日叨扰了各位休息?”
住持嘴角牵扯出一个笑容,“这帮小兔崽子也都是吃过苦的人,耳朵哪里有那般娇贵。”
“如此甚好。”
杨老爷笑盈盈看去,见主持面上有着为难的神色便道,“主持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他先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随即说道,“是这样的,这生剩下刚过,秋天一到后院的杂草便堆了起来,还有不少的被秋风吹落的树枝。”他面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色,“寺庙里人手虽然不算少,但是毕竟白日香客不断,故而想来向杨老爷子借点人手。
杨老爷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大拇指上的扳指被他来回转了好几圈,他随即说道,“这个好办,只是他们作业操劳一晚上,这事恐怕得等到晌午之后了。”
住持立即笑了起来,“无碍无碍,就依杨老爷所言。”
随即他又找了些家常来说。
两人正说得起劲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的声音。
是金铺的掌柜。他的怀中还抱着两个大小一致的和尚的塑像。
住持站起来道,“老衲方才想前院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此时就不叨扰了。”
杨老爷也站了起来,“恕杨某不多送。”
住持刚走,那金铺的掌柜立即开了口,“老爷,出大事了。”
杨老爷盯着摆在桌上的两个佛像,“什么事情值得你这样慌张。”
“老爷教训的是,”那人低了头。
“说,”
“是,”相对于之前的惊慌,此时他果真是要淡定了不少,连声音都沉了下来,“这是作业工人们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