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路笑了笑,这次并没有说话。杜小建看正事该说的已经说了,再多说无益,就说想请他一起吃个午饭。徐路中午已经有约,就推辞了。
从交通局出来,杜小建给小郭打了个电话,说中午请他吃饭。小郭有些受宠若惊,自然满心欢喜答应。小郭名叫郭荣飞,二十五岁,毕业后一直在交通局。
中午吃饭的地点选在馥雅酒楼,算是比较高档的地方。杜小建今天请郭荣飞,一是算是对他在纪检期间的借调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他多了解一下徐路,好对症下药;三是他向来不忽视任何一个年轻人,因为若干年后你不知道今年的无意之笔是接下善果还是恶果。
郭荣飞没想到杜小建在纪委没工作多久,就升任乡长了,心里很是佩服,杜小建现在在县里算是最年轻的一把手了。
郭荣飞酒量一般,杜小建没几杯就将他灌得晕晕乎乎。“小郭,你们徐局长对你不错吧,否则也不会同意你借调到纪委工作。”杜小建问道。
“嗯,徐局长向来对我挺照顾的,我在办公室,也算是一直为徐局长服务。”郭荣飞说道。
“我也觉得徐局长人不错,人挺开朗,应该也比较仗义。”
“杜乡长,你说得很对。如果对他的胃口,他和你交心了,什么事他都愿意帮你办。”
“最近我们想请徐局长出来坐坐,你有什么好建议?”杜小建试探性地问道。
“徐局长老家是湖南的,吃饭他喜欢去市里的湘菜园,他这个人还比较喜欢热闹,唱唱歌跳跳舞他还有一些兴趣。”
“嗯,这就好,谢谢你给我提供这么多信息,来,我们干一个!”杜小建很是高兴,觉得这样就好办了。
副县长罗慧敏来高山乡调研,杜小建陪同调研。罗慧敏是中科院下属的一个出版社的处长,来罗新县挂职副县长,而且是县委常委,时间三年,今年十月份刚刚到任。罗慧敏没有独立分管工作,主要协助常务副县长分管一些工作。
副县长下来,按照职责划分其实乡长陪同即可,但是一般情况下,为了显示重视,书记还是参加陪同,如果是县委常委,书记更是会出面。但由于罗慧敏是来自出版社,还是个女同志,张宝泉就有些轻视,认为这种人没有什么来头,也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能少一事就少一事。
罗慧敏三十五岁,在基层算是很年轻的副县级干部了。杜小建带着农业服务中心的人一起参加调研,农业中心现在没有主任,只有两个副主任,分别叫任建国和卢长友,任建国主持工作。
杜小建没想到罗慧敏竟然还是搞技术出身,过去在出版社负责农业科技书籍出版。高山乡主产是水稻,冬季种小麦。
罗慧敏带着一众人来到田间地头,她指着一处小麦稀少还有些发黄的地方说道:“这里的小麦已经生了蚜虫,要尽快打高效氯氰菊酯。”
旁边的卢长友很是佩服,心想这个罗县长还真是个专家,扫一眼就看出了病症。
“罗县长,我还以为你只是搞文字出生,没想到你还懂农业科技。”杜小建也很佩服这种有真才实学的人,“你可要给我们好好指导指导,老任,你要好好学习一下。”杜小建转头叫任建国,看了一圈却不见人影。
“老任呢?”杜小建轻声问旁边的卢长友。
任建国刚才陪着走了几块田,感觉很是无趣,就拉着中心的另外一个人找村里的人炸金花去了。他走时只偷偷告诉了一下卢长友,只是说回村有点事。
“我也不太清楚,他只说回村里有点事。”卢长友如实回答。
杜小建眉头一皱,心里有些恼怒:这个任建国怎么回事,人家县长还在这,他自己到先溜了。
罗慧敏走到一处田边,蹲下看了半天,问道:“我不是专门研究小麦的,你们看看这几株小麦是怎么了?”
杜小建俯下身看了一下,见小麦叶上长着黄色的颗粒,一串串的,他自然不懂,也问道:“你们谁清楚帮忙看看。”
周围几个人都摇摇头,这个小麦田的主人是一个黝黑的老头,他说道:“我这里的小麦每年都长这个,也搞不清,反正都喷一点农药应急,有时候能喷好,有时候也不见效。”
杜小建最后看着卢长友,如果他也不知道,乡里就太丢人了,这么多整天号称专家的农技人员,连个基本的小麦病害都不清楚,罗慧敏回头岂不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