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晓红接通电话后.杨一民问:“罗晓红同学.回学校了还是在家里啊.”
“当然在家里.校长大人.你请我吃饭吗.要请我马上就过平川來.”
“请你吃饭还不简单.不过我在石门.你來吧.我等你.”
“去.一点诚意也沒有.说吧.既然不是请我吃饭.那一定有事.不过上次给我说的事还沒消息.你放心.我替你关心着呢.有新动向我第一时间通知你.”
“罗晓红.谢谢你.我今天不是为这个事.我想问问.你有亲戚朋友的孩子在市实验初中读书的吗.”
“有啊.多呢.这是好学校.我有几个亲戚的孩子都在那里读书.”
“有初三的学生吗.”
“有.”
“好.晚上我九点多估计到市里.我请你吃饭.”
“有啥事.先给我说吧.到时我吃饭也安心.”
“那这样.麻烦你把实验学校初三最近自制的练习題给我弄出來.扫描吧.不过我要全套.你拿到文印室去弄.不然你会很辛苦的.”
对方想了想.说道:“杨哥.中午我就去找題.下午就去弄.你來的时候估计就弄出來了.不用到文印室.我有个朋友就在一个公司办公室.有扫描仪.”
“算了.你别找朋友帮忙了.不然我请客还得请两个人.花的钱比到文印室去弄的钱还多.而且你也辛苦.”杨一民倒不是不想请客.而是基于这事不能让其它熟悉的人知道.而且.他也想和罗晓红单独在一起聊聊.
电话结束.市中学伍老师的短信也发了过來:已约了郑主任.晚上六点在四季福特色餐馆.
杨一民发回短信:谢谢.
在试卷问題上.或许并不存在漏題的情况.但现在绝大多数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并不强.如果适应了出題老师的出題风格、或许有类似的題型.绝大多数学生就会适应考试.而且在成绩的提高上会取得奇效.
杨一民到了县城后.给李艳的母亲打了招呼说要用一下车.他是考虑在市里开车方便.而且晚上还想回平川.也可以來去自由.
因为自己开车.离六点差二十分钟他赶到了所订的房间.然后打电话给伍老师.问需不需要自己去接.
伍老师说两人已在出租车上了.原來这两人都是从另外一个县调到这所中学的.所以关系一直不错.正因为如此.伍老师也答应帮杨一民的忙.
房间是一个小包间.杨一民先点了两个菜.因为不知道初中部教导主任郑主任喜欢的菜.所以他留了一些余地.伍老师是喜欢喝白酒的.但今晚郑主任是主客.到底喝啥还得由郑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