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在全班的注目下,林兀说完了整个解答过程。老师原本只是想要他说说思路,但他已经顺畅到直接口头算出了答案——以至于当正确答案都已经说出口,大家还云里雾里地溺死在他的逻辑思路中。
不过直接导致大家大脑短路的因素好像在另一个方面——
“他说话有点奇怪啊……”
“大概是因为听力问题吧……”
“我以为有助听器就和我们一样了呢……”
“第一次知道原来是这样说话的啊……”
窃窃私语的讨论声像是此起彼伏的波浪,可能是林兀的助听器会把这些碎小的声音当做杂音过滤,所以他依然很平静地站着。
“坐下吧,学生太聪明了当老师的我可是会压力太大的啊。”数学老师笑道,“大家听懂了吗?”
停止碎碎念的全班继续一脸茫然。
“……那我再讲一遍。”
尽管小兀在数学课上开口说话了,之后大家仍然没有刻意地找他说话——客观点来说,他那里气压有点低,容易窒息。
中午的时候广播里发放通知,社团招募正式启动,在接下来三天的中午所有同学可以在体育馆领取报名表。
广播顺便介绍了云祥高中全部社团,按照社团规模来依次介绍,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艺术社。艺术社有向下划分成十余个分支,成员多达三百余人规模庞大,不仅在铭兰高中最出名,本市区其余高校也都对这社团有所耳闻,云祥艺术社安排的节目在校际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中永远名列前茅。
学校似乎把所有的社团资源都投入到了艺术社上,立志打造一个最佳品牌,因此其余社团的简介听上去萧瑟得多,并没有多少令人惊叹的大成就。
要进社团必然就要进最好的——真美的大脑自动生成新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