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离过年还早呢,而且你这给的也太多了。”老张头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张大爷,您就收下吧,这是我们俩的一点心意。”王朗坚持道。
“唉!”老张头嘆了口气,“不瞒你说,我家现在確实急需用钱。我儿子和儿媳一直在林业局的林场做临时工,今年听说林业局要招工,我想趁这个机会把他们弄进去当正式职工,这样他们就稳定了。”
听完老张头的话,王朗沉思片刻后说:“张大爷,我个人对收藏古钱、老钱和老物件很感兴趣。如果您家里还有这类东西,我愿意购买。”
“我家里確实还有一些铜钱,你要吗?”老张头闻言问道。
“当然要。”王朗眼睛一亮。
“那你等著!”老张头说著走出了屋子。
这时王朗小心翼翼地重新包好老山参,放进了自己的挎包里。
“本来是来买山参的,没想到你还收上了老钱。”王向前打趣道。
“既然入了宝山,当然不能空手而归啊!”王朗笑著回应。
不一会,老张头便手捧一个小木盒返回,他轻轻地將木盒置於炕桌上並打开。木盒內,几十枚铜钱静静地躺著。
王朗小心翼翼地將铜钱一一摊放在桌上,仔细端详。其中,“清五帝钱”占据多数,尤以康熙与乾隆年间的铜钱为最多。
而夹杂其中的,还有几枚明朝的铜钱,诸如永乐通宝、万历通宝等,它们歷经岁月洗礼,依旧闪耀著古朴的光泽。
明朝的铜钱,在古幣收藏界中尤为珍贵。这得益於其精湛的铸幣工艺,使得铜钱製作规范、品质卓越。然而,正是这些优点,加上多种因素,导致了其存世量相对稀少。
【收藏小知识】
明朝铜钱存世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明朝长达276年的歷史中,铜钱的总铸造量相对较少,远低於唐代和宋代,这使得明朝铜钱的基数本身就小。
其次,明朝初期推行纸幣政策,以大明宝钞作为主要货幣,从而限制了铜钱的铸造与使用。官方重钞轻钱的政策导向,更是导致大量铜钱被回收,进一步缩减了市面上的铜钱流通量。
再者,明朝在推行纸幣时,採取铜钱换纸钞的措施,大量回收的铜钱被熔铸,这激发了民眾窖藏铜钱的习惯。同时,部分铜钱因各种原因被埋藏、毁坏或改铸,使得存世的明朝铜钱愈发稀少。
此外,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巩固统治,大量收缴了明朝铜钱,並將其排除在交易环节之外,这无疑加剧了明朝铜钱的稀缺性。
经济因素同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明朝时期,白银大量外流,国內铜矿资源匱乏,开採成本高昂,这些因素都限制了铜钱的铸造与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自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税法改革后,明朝政府开始以白银作为財政收入和支出的计量单位。
总总这些,使得明朝的铜钱存世量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