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哥!”王朗眼尖,立刻热情地挥手致意。
“哈哈,王朗!你这小子到公社来也不提前吱个声。”黄小军笑容满面地走近,隨后也不忘与吴敏和李娟打个招呼。
黄小军与吴敏认识,王朗不意外,毕竟黄小军和王向前是战友,而吴敏又是王向前的未婚妻。
然而,令王朗颇感意外的是,黄小军与李娟之间竟也非常熟,原来他们是初中同学。
黄小军过来打完招呼后,便返回了自己那桌。这时,王朗敏锐地察觉到了李娟情绪上的微妙变化,她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只顾低头用餐,一句话也不再说了。
匆匆结束了这顿略显沉闷的午饭,王朗再次与黄小军点头示意,隨后便离开了饭店。
吴敏与李娟则结伴返回了供销社,王朗正打算送小回学校时,黄小军却跑了出来,叫住了他。
“王朗,你上次提的那事儿,关於弄些新电影回来的,怎么后来就没下文了?”黄小军压低声音问道。
“我靠!”王朗在心中暗骂一句,他確实已將此事拋诸脑后。然而,面对黄小军的询问,他迅速调整表情,笑道:“小军哥,新片这事儿嘛,確实有点棘手,不过我已经催过我朋友了,他说就这几天能搞定。”
“哦,那就好,”黄小军接著问道,“我国庆节打算到你们队里放电影,那时候能到手吗?”
“您放一百个心,”王朗拍著胸脯保证,“等到您大驾光临。”
送小回到学校后,王朗又去了供销社搬自己寄存在那里的茅台,吴敏则拎著一个网兜送他到门外。
“王朗,眼瞅就要秋收了,王往前那边也忙,恐怕近期难以抽身来公社。你就顺道帮我把这些东西捎给他,还有王叔。”吴敏边说边將一个沉甸甸的网兜掛在了王朗自行车的车把上。
“放心吧!一定你给带到。”王朗笑著一边动手將茅台酒绑在自行车后座,然后一边小声地问吴敏:“嫂子,我怎么感觉李娟情绪好像不太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吴敏闻言,轻轻嘆了口气,语气中夹杂著几分无奈与同情:“是啊,你记不记得刚才与黄小军一起吃饭的有一个扎著马尾辫的姑娘,那姑娘的父亲曾是咱们公社革委会的主任。两年前,正是这位主任让她的女儿顶替了李娟上大学的名额。”
王朗听后,眉头紧锁,不解地追问:“可如今不是已经废除了革委会,连那些『帽子』都摘了吗?李娟没有去上面反映,爭取一下吗?”
吴敏摇了摇头,回答道:“她当然去了,但得到的回覆却是,这属於歷史遗留下来的复杂问题,目前上级还没有明確的处理办法。”
王朗听后直摇头,一旦问题被贴上“歷史遗留”的標籤,那基本就是解决不了了。
他对於李娟所经歷的不公深感同情。然而,在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是在2024年,或许情况就会截然不同。
那时,信息流通更加便捷,网络成为强有力的声音。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將此事公之於眾,藉助舆论的力量,为李娟爭取应有的正义与公道。
將这些琐碎的烦恼尽数拋诸脑后,王朗骑著车就回了龙岗村。
到了家之后,王朗先將茅台搬进屋里,然后骑著车就去了王向前家。
“春山叔,向前哥不在家啊!”王朗拎著东西进了院子,就见王春山正在院子里摆弄一张熊皮。
王春山抬头一看是王朗,就笑著说道:“你找他有事啊?他带人去地里巡逻去了,这阵子正是守护粮食的关键时候,得防著外人来打秋风。”
“没什么要紧事,就是吴敏嫂子让我顺道给您和向前哥带点东西过来。”王朗笑著將网兜放在了院子里的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