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紧锣密鼓
洛阳城突然出现的神秘方士让张角警惕起来。
却並未影响到起义大事的筹备。
天下十三州,黄巾信徒席捲八州,高达三、四十万之数。
如此浩瀚之人道洪流,即使真仙降世,亦不能阻挡!
毕竟,世间之事,即使是高高在上的修士们,也要受无处不在、冥冥之中辐射的规则约束。
不过经过此事,更让张角对大汉朝廷谨慎起来。
一道道法旨被颁布下去,如同最猛烈的颶风,瞬间席捲了整个太平道隱秘的神经脉络送到了各方渠帅以及黄巾核心人物手中。
八州之地,所有潜伏的力量如同被注入了沸腾的岩浆,骤然高速运转起来!
至於二弟张宝,他早已派出一支队伤,由于吉亲自带领,前往帝都核心要地,將张宝救回来,以及探听清楚洛阳那名方士的身份。
当然,朝廷的动向更是他关注的重中之重。
太平道內数位神上使都被他派出去,收集诸多情报和信息。
时间在飞速流逝。
一转眼,甲子之期到来。
公元184年。
光和七年,也是后世中记载的中平元年。
对於太平道无数的黄巾信徒来说,这是一个神圣的年份,时间来到一月末。
就意味著接下来每一天,都至关重要且弥足珍贵。
七天。
还有七天的时间。
所有人心中最期盼,希冀了无数次的时刻就要降临甲子年,二月初二。
黄天当立之日。
大贤良师携太一之神与至高黄天的意志,重立新天,再造乾坤。
那是令所有太平道信徒,最为激动与狂热的时刻。
冀州,巨鹿郡。
广宗、下曲阳一带,这里是太平道的核心笼罩范围。
张角坐镇巨鹿石窟总坛,在大本营中遥遥指挥,一道道以秘法加持,盖著“黄天”印记的符令如同流星般飞向四方。
巨大的仓库被打开。
堆积如山的黄布、头巾被流水般分发下去。
简陋却高效的工坊內,日夜不停地赶製著简易的武器一削尖的木棍、包著铁皮的农具、淬火的柴刀。
更有无数“符水”被批量製作,分发给骨干信徒。
作为凝聚人心和短暂激发勇气的“神药”
田野间、村落里,无数农人放下锄头,眼神在麻木中燃起一丝狂热,默默將黄布缠在额头或手臂上。
整个冀州平原,瀰漫著一种山雨欲来的死寂与躁动。
青州、徐州之地。
水路纵横,河网密布,漕运繁忙。
太平道在此地的力量早已渗透进码头力夫、漕运水手之中。
一道道命令下达,原本负责运输粮食、布匹的船只,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改变航向,装载的变成了成捆的武器、草药和成袋的粟米。
各郡县的渠帅秘密召集手下头目。
在河汉密林深处,废弃的龙王庙里进行最后的动员。
一张张粗糙的地图上,官仓、武库、县衙的位置被反覆標记。
他们的目標十分明確,直指朝廷麾下各地基层力量。
一旦被摧毁,短时间內,便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力量。
到那时,黄巾教眾便可长驱直入,毫无阻碍。
荆州南阳,是汉朝极为富庶之地,人口稠密,也是太平道发展极快的一州。
南阳渠帅张曼成,人称“神上使”,威望极高。
接到提前起义的密令后,他立刻召集麾下各“方”首领,將起义计划细化到每一个县、每一个乡。
他们利用豪强地主与佃农之间尖锐的矛盾,鼓动佃农衝击田庄,夺取粮食作为军资。
同时,秘密联络流窜於荆山之中的悍匪、亡命徒,许以重利,將其纳入起义序列,作为攻坚的尖刀。
一时间,南阳盆地风声鹤唳,大小地主纷纷加固坞堡,而无数贫苦百姓则暗中摩拳擦掌。
扬州渠帅波才,精於水战。
在水道纵横,湖泊眾多的扬州,占据了地利与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