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乐的回覆就像是在滚烫的油锅里忽然倒了瓢水,围脖的討论瞬间就炸了。
毕竟网友们的推论和猜测是一回事。
猜测成真了是另外一回事。
不是没有人怀疑这是陈涣和温清然的一场联手炒作。
但董乐被拐卖是实打实由警方通报出来的。
这一批经歷过反转反转再反转的网友们也锻炼出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简而言之,他们有眼睛。
面对这种言论,他们也自有一番说法。
——【你就说他们帮没帮到就完了,董乐是眾所眾知的劳模,有人统计过董乐一年的拍戏时长,比很多成年人都要久,他合作过的明星多了去了,怎么別人没帮忙报警啊,不炒作是他们不想吗?】
——【炒作了又怎么了?这种做好事的不炒作,让那些耍大牌不敬业私生活混乱的出来炒吗?他们不炒,我都要帮他们炒!开大火爆炒!】
——【我单方面宣布两人获得了我个人的一张免罪券。】
时刻准备出手引导舆论的林中月都惊了。
网友的嘴真是骗人的鬼,你们前几天还不是这么说的呢!
但总之陈涣被夸就是好事。
她想了想,问陈涣:“要不要趁著这股东风,现在就公开你要组建公司的事儿?”
陈涣看著系统任务的进度条。
那个逆转口碑的任务,从警方发布通告开始,就一直在缓慢的往前爬,到董乐的视频发布后,跟发疯了一样猛地往前窜了好长一节。
现在速度虽然是降下来了,但也仍然在不断增长。
他和系统確认过,只要任务达到百分之百,提交完成任务,哪怕后面再两极反转对任务也没有影响。
陈涣:“先不著急,再等等。”
林中月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然后这一等,就让她等到了热度的第二次爆炸。
说起来起因有些搞笑,是有营销號为了蹭热度,发起了一个关於陈涣和温清然两人谁在这件事里的贡献最大的投票。
路人没觉得有什么,董乐感谢时都是一起感谢的,那就是俩人都出力了唄,没必要非得分个高下。
结果投票结果出来,陈涣的票数占比比温清然高出百分之十几。
而且很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纷纷认为两人中,陈涣看著更像是主事的人。
温清然的粉丝中,年龄小的占了大多数,看到投票结果顿时就炸了。
他们从加入粉丝团就开始学习发超话的格式,各种打投做数据,就连在同一个团里,也要比较谁的哥哥对团里的贡献度更高。
事事都要爭个高低的粉丝看温清然竟然没比过陈涣,立刻就认为陈涣是团队中的显眼包,而温清然性格更软和不会表现自己,才会让人產生这种错觉。
他们哥哥这是受了委屈啊!
粉丝立刻就想让当事人董乐正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结果董乐压根就没有个人的帐號。
以前负责发布工作围脖的人这会儿正排队等著进去踩缝纫机呢。
找不到人的粉丝又重新涌回了《实习家长》节目组的官方帐號,要求给他们个说法。
结果他们把这个要求一提,就被小编直接不留情面的懟了回来。
而粉丝们也拥有所有追星人具有的优良品质——越挫越勇。
网友们被他们的毅力所感动,当然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想看乐子。
不管是陈涣被打脸,还是粉丝被打脸,网友们都能获得最纯粹的快乐嘛!
於是有人自发的顺著警方发的时间线去深扒整件事。
这一扒就不得了了。
他先对比了过往拐卖案的破案时间,有的甚至横跨了十几年都没找回孩子,最短的起码也要几个月。
而董乐这次简直就跟按下十分加速键,进入了快速通关模式一样。
这速度明显就不对劲儿。
可別说这次是因为有领导亲自指挥这种屁话,他们一个字都不信。
如果领导在办公室坐镇就能提高大家的办公效率,那就不会有办公室无实物表演这个词的出现!
接著就有人扒到了陈涣和警察交涉的照片。
而从两人的站位以及肢体语言分析,网友得出结论:陈涣那至少不是求人办事儿的態度。
——【陈涣这人有毒,怎么警察和他站一起,都能產生一种对方是在给他匯报工作的错觉。】
——【陈涣这人就是『配得感』这个词的具象化,我现在觉得他说自己来当皇上那句话都好有道理,我可能是疯了!】
——【楼上要不还是先去看看眼睛吧,这到底是什么时候瞎的啊!滤镜这么厚的吗!】
——【不吹不黑,陈涣要真有这本事,一人血书,他別录综艺了,能不能去帮人找孩子啊!】
——【升米恩斗米仇,人也不缺啥,凭啥淌这浑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