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联想一下刚才钱雨平的自信离开,更让几位顶尖高手心態动摇。
这得有多强?
高手们想不清楚,但尹江已经从棋室中出来了,面对的是片刻不停的闪光灯。
由於二比零开局,尹江已经吸引了太多的注意,第三局作为赛点自然倍受关注,记者们早就窝在棋院这里等著看这局的结果。
究竟新人能不能加冕,在尹江出来之前结果已经先一步传递,符合记者们的期待,今天没白来十八岁的定段新人,同年就拿下了名人头衔,击败的对手还是刚刚双冠且拿下两国擂台赛关键局的国手马小春,怎么看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故事。
但越不可能发生,记者们就越喜欢。
强烈的身份对比,出乎意料的结局,换新入行的新闻人都能想出不少吸睛的新闻標题。
但现在.:.马选手呢?
记者们的嗅觉普遍敏锐,夺冠这个结果已经是尹江最大的贡献,
如果要採访的话,当然还是採访马小春才更精彩。
这种时候,冠军说一百句也都是客套话,反而失败者信息量更大一点,语言、表情、心情、耐心这些都可以成为新闻素材,但马选手怎么没来?
想也知道是输了棋心情不畅,但毕竟尹江是冠军,记者也只能无奈的採访尹江。
一个年轻的记者先举手:“尹选手,请问马选手去哪了?”
尹江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不只是尹江,周围的记者也都侧目。
新人记者吧?
哪有这么问的?
尹江微笑:“马前辈有些急事要办,比赛前就一直心神不寧来著,刚才祝福过我已经离开了。”
在场的都是人精,对於这事心照不宣,所以也都会心一笑。
能有什么急事比名人战重要?
有什么比名人战重要的事能下完棋再回去办?
不过这个新人很懂接受採访嘛,亚军气跑了没参加採访,这种事肯定不是提前准备好的,临场发挥还能编出个比较体面的理由,有点水平嘛。
各个大报小报的记者都有些惊讶,这年头能接受採访可是大事,很多內向点的人面对镜头连话都说不明白,尹江这样是很难得的。
尹江面不改色,採访而已嘛,有的前辈直播搞抽象都完全不会不好意思,这才哪到哪。
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默,刚才的新人记者却又举起手:“所以您的意思是,马选手今天的状態受到了其他事的影响么?”
“你哪家的?”尹江没好气,这种话都信还能当记者?
“二流报社的...谈。”新人还没说完话就被前辈拖走了。
“尹选手,我们注意到三局获胜的对局中,有两局都是半目取胜,请问您已经提前计算清楚了么?”
这个问题就相对专业一点了,看似是问尹江的计算,实际上是在问尹江是不是靠运气取胜。
尹江笑:“半目,肯定是有运气成分的,毕竟也有可能是一目,一目半,或者两目这些。”
嗯,果然是有运气成分么?
这个记者还在思索回去以后怎么写这段採访,旁边另一个记者已经领会到了其他含义:“尹选手的意思是,您一定会贏,只不过是贏多贏少的区別?”
“我没这么说,围棋变化太多了,这谁算的准。”
又是一片沉默,记者已经感觉到棘手了,这人很难採访啊。
记者们在尹江的脸上,清楚的看到了“我稳贏”三个字,却硬是被堵的说不出话来。
“尹选手,据我们所知,今年华国霓虹还会进行名人对抗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霓虹棋手將是小林光依,请问您有信心吗?”
“嗯,凡事皆有可能吧。”
记者显然不喜欢这样圆滑的答覆,一定要刨根问底出一个结果来:“所以您充满信心么?”
尹江看了记者一眼:“去年谁贏了?”
“马小春选手二比一小林光依。”
“富士通杯决赛是谁贏了来著?”
“马小春选手战胜小林光依。”
尹江微笑了一下,说了声再见便往棋馆外走去,
“尹选手,您还没回答..”
记者的话被淹没在更大的喧闹声中,尹江虽然没说,但他的反问和表情已经代表了他的回答。
小林光依输给了马小春,自然不是尹江的对手。
他什么都没说,但似乎文什么都说了。
几个年轻的记者还在纳闷尹江没头没脑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更多的记者已经僵住了。
这也太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