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齐看著母亲伤感的决绝,心中瞭然,收起请柬,点了点头:“儿子明白了,都听娘的。”
转眼到了宴请正日。
黎明时分,卯时正刻(约清晨5点),白湖村秦氏宗祠的大门在熹微的晨光中缓缓打开。此时,祠堂內外肃静无声,並无外客,只有秦氏宗族的男性成员身著整洁的衣裳,按辈分长幼,肃穆地排列在祠堂院內。这是一场完全属於家族內部的、向祖先稟告喜讯、感恩庇佑的私密仪式。
供桌上早已摆满了丰盛的祭品。除了常规的三牲(猪头、全鸡、全鱼),更显眼的是颇具湖广地方特色的供物:用大萝卜精心雕刻成的龙凤呈祥图案;用莲藕与排骨一同燉製、香气扑鼻的汤盅;以及用汉阳姜等调料精心烹製的祭肉。这些食材並非山珍海味,却体现了最质朴的诚意与地域特色。
仪式由族长秦茂山主持。他率先净手焚香,神情庄重。隨后,族人將各类供品整齐摆放在祖先牌位前。
秦茂山展开一篇早已写好的祝文,用带著浓重乡音却极其肃穆的语调高声诵读:“维天宝二十六年,岁次庚子,秦氏不肖子孙茂山,率合族老幼,谨以清酌庶饈,致祭於列祖列宗之神位前曰:稟我祖知,托祖宗洪福,沐皇恩浩荡,我秦氏一门,今有子弟思齐,自幼聪颖,篤志苦读,寒窗十载,终不负望,於今科湖广乡试,高中庚子科第三十名举人,光耀门楣,改换门庭…此皆赖祖宗荫庇之德也!今特具牲醴,叩谢神恩。伏惟列祖列宗,佑我秦氏文脉延绵,佑我子弟思齐,仕途顺遂,为国栋樑…尚饗!”
祝文情真意切,回顾艰辛,彰显荣耀,更祈求未来。
读毕,在秦茂山的带领下,全体族人面向祖宗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礼。秦思齐作为今日的核心,位於队伍最前方,单独又行了一次大礼,每一次叩首都沉重而虔诚。
香菸繚绕中,一种强大的宗族认同感和歷史传承感在所有族人心中油然升起,无比肃穆庄重。
祭祖仪式结束后,天色已大亮。祠堂內外立刻转换了气氛,开始为接下来的盛大宴会做最后准备。灶火重新燃起,炊烟裊裊,肉香四溢。
秦茂山和秦思齐换上了见客的衣裳,秦思齐依旧是举人蓝袍,来到村口准备迎客。
最先到的,是邻近几个村落的一些小地主、富农,他们大多拥有几十亩到一百多亩不等的田地。他们带来的贺礼也相对实惠,有的送上几匹布,有的抬来几坛酒。
其中一位姓王的地主,竟然拿出了一份地契——那是靠近白湖村、约三亩上好的水田!
“秦举人,小小意思,不成敬意!恭喜高升!日后还请多多关照!” 王地主满脸堆笑。这份礼可谓极重,既显示了投资之意,也带有一丝寻求庇护的意味。秦思齐心中明了,客气地收下,並回礼,邀请入席。
隨后,越来越多的客人到来。许多附近村落的普通村民也结伴而来,他们带来的贺礼微薄,可能只是十几个鸡蛋,或者几十文铜钱,但脸上都带著真诚的祝福和些许拘谨。
秦思齐没有丝毫怠慢,无论礼轻礼重,他都一一亲自接待,拱手道谢,並吩咐秦明文等人仔细记下礼单,引导入席。他的平和谦逊,贏得了眾人的交口称讚。
中午时分,日头高照,村口突然传来一阵喧譁,只见一队衙役手持“肃静”“迴避”的牌子开路,一顶青布小轿在眾人的簇拥和好奇的目光中,缓缓驶入了白湖村!
县令张子谦,果然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