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纷纷道谢,气氛更加融洽。赵明远看著手中的卡片,眼珠一转,忽然站起来,大声笑道:“诸位!今日如此高兴,岂能无画?
思齐的丹青妙笔,当年可是为我们画过『同窗共读』的画!如今我等同窗齐聚,更添新晋秀才数人,何不请思齐兄再展身手,为我们画一幅『同窗雅集图』?將今日之景,今日之情,尽收画中!日后各奔前程,见此画如见故人,岂不美哉?”
“好主意!”
“明远说得对!”
“思齐,快动笔吧!”
眾人闻言,纷纷起鬨,拍手叫好,连落榜的几位同窗也被这气氛感染,暂时忘却了失意。
秦思齐被眾人簇拥著,看著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期待的脸庞,无奈地笑了。同窗情谊,意气相投,此情此景,確实值得留念。
“好!”秦思齐也不再推辞,爽快应下,“只是笔墨简陋,恐难尽意。”
“茂才叔!”赵明远立刻喊道,“拿你们店里最大的宣纸!最好的笔墨来!”
秦茂才早已笑得合不拢嘴,连声道:“有有有!这就去拿!”
他亲自跑到帐房,取来了珍藏的一刀四尺整张的上好宣纸,又让伙计搬来一张宽大的条案,摆上墨、湖笔,还有一方端砚。
条案摆在雅间中央,巨大的宣纸铺开,如同等待书写的广阔天地。眾人安静下来,围在四周,屏息凝神。秦思齐立於案前,挽起袖子,深吸一口气。
他目光扫过眼前一张张鲜活的面孔:赵明远的飞扬跳脱,陆明会的敦厚內敛,还有那些或得意、或沉稳、或带著一丝落寞却依旧真诚的同窗……他们的音容笑貌,同窗共读的点点滴滴,如同画卷般在他脑海中展开。
他提笔蘸墨,饱含浓情。笔锋落下,不再拘泥於写实,而是以写意传神为主。他先勾勒出雅间的大致轮廓,窗欞修竹,作为背景。然后,笔走龙蛇,或轻或重,或疾或徐。
赵明远被他画得最为传神,眉飞色舞,仿佛正举杯邀饮,那股子世家子弟的洒脱与豪气跃然纸上;陆明会则被画成侧身倾听状,读书人特有的矜持和一丝学官的威严;其他同窗或坐或立,或谈笑风生,或执杯沉思,各具情態,虽寥寥数笔,却神韵宛然。
秦思齐画得极为投入,画到动情处,想起李文焕、林静之远在他方,笔尖微顿,在画面一角,以淡墨虚笔勾勒出两个凭窗远眺的侧影,虽面目不清,却寄託著无尽的思念与“他日再聚”的期盼。
画成搁笔,满堂喝彩!画卷之上,少年意气,同窗情深,尽在其中。虽非工笔重彩,却自有一股蓬勃的生气和真挚的情感流淌。等眾人观赏完后,秦茂才准备找临摹画师临摹后,给每位秦思齐的同窗一一送去。(术业有专攻,不要太累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