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靳川也没有叫他们起来,只是阐述了一下信上的內容,隱去了黎诉的那部分內容。
眾臣子心里疑惑,这传来的不是好消息吗?陛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表情?
不过他们现在谁也不敢问。
商靳川启声问道,“对於去边关与突厥商討並签订契约的人选,眾爱卿认为谁去合適?”
一听这话,下面的臣子们纷纷各抒己见,其他的也管不著了,都想替自己的阵营拿下这个机会。
听信上的意思,突厥那边签订这份契约的意愿也很强烈。
那么谁得到这个机会,就可以拿下这份功绩。
“陛下,微臣以为,礼部的张大人乃是出使边关签订契约的不二人选!”
“张大人饱读诗书,精通外交礼仪,过往处理诸多邦交事宜,皆是妥善得体,此番要和突厥谈判,凭藉他卓越口才,定能为我朝爭取最大利益,让契约於我朝有利!”
话音刚落,一位大臣冷哼一声,跨步而出,反驳道,“应大人此言差矣,张大人虽然擅长礼仪,但是边关之事,可不是仅靠礼仪就可以应对的。”
“微臣检举兵部李大人,李大人是常在军中,熟知兵家之事,让其前往,定然可以洞察突厥的阴谋。”
原来举荐张大人的臣子又反驳,“李大人虽知军事,可外交谈判,靠的是言辞和智慧,非一介武夫所能胜任。”
“突厥人狡诈,若是因为李大人鲁莽行事,激怒了对方,坏了大事,谁能担此重责?”
“李大人担不起,你也担不起。”
“而且边关军中还有魏元帅在,让去外交谈判自然要礼部之人去,你兵部凑什么热闹?”
两人眼神对视上,在空中激起霹雳吧啦的火。
“二位大人莫要爭执,依微臣看,两位大人举荐之人皆有不足,微臣以为吴大人更为適合,吴大人博古通今,心思縝密,也精通外交礼仪,他去最为合適。”
刚才吵得不可开交的两位大臣一起怒视举荐吴大人的这位大臣。
朝堂之上支持各方的官员纷纷发言,各执一词,爭论不休。
声音此起彼伏,一时之间,大殿之內仿佛成了激烈的战场。
各方为了自己阵营的臣子能够获得这次机会,互不相让。
商靳川坐在龙椅上,看著群臣爭执,面不改色,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不过听著他们在下面爭执,內心有些烦闷,要是都像他师弟那样就好了。
眾人吵够了齐齐地看向高坐的商靳川,等他来做最后的决断。
商靳川看向礼部的张大人,“张大人意下如何?”
支持张大人这边的臣子们面露喜色,眼神扫过和他们激烈爭执的大臣们。
那些大臣错开自己的目光,不和他们对视。
被点到的张大人连忙站出来,“微臣必不负陛下的信任!”
商靳川微微点头,“那就这么定了,张大人负责这次和突厥谈判,签订契约。”
“退朝。”
商靳川离开后,眾大臣还在唇枪舌战。
商靳川揉了揉眉心,有了对比之后,看这些大臣是更不顺眼了。
商靳川心中更是期待黎诉的到来了,给现在这些大臣们一点震撼。
最好都好好学学他师弟,多做实事,少一天吵吵吵的。
大家都做实事,会让大夏更加繁荣,而不是一天就知道爭权夺势,闹得人头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