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在寺里。”柳珺焰说道,“我上次来,空寂住持便给我安排了固定的住处。”
我好奇道:“固定的住处?我听他刚才称呼你为『禪师』,看来你与大法王寺冥冥之中的確是有渊源的。”
柳珺焰也说不清:“我的记忆並没有隨著时间的推移而全部觉醒,我只记得嵩山,记得大法王寺,至於曾经在这儿发生了什么,好像出现了记忆断层,想不起来了。”
“没关係,想不起来,觉醒不了,都不重要。”我儘量让自己看起来轻鬆一点,“那都是过往,往事不可追,咱们只需要珍惜当下便可。”
说话间,我们已经出了大法王寺,柳珺焰领著我往东边走去。
这个季节,嵩山上除了松柏苍翠以外,倒也能看到一些早春植物正在萌芽。
越往东走,地势越低。
走了有十几分钟,远远地,我便看到前方出现了一道峡谷。
峡谷东边的峭壁上,立著一个不大的石屋。
今天天气挺好,夕阳的余辉撒下来,石屋的屋顶上像是镀上了一层金光。
石屋的门关著,並未上锁。
柳珺焰推开门,屋子里乾乾净净,有简单的生活用品,一看就知道提前打扫过。
石屋分里外两间,外间摆著一张方桌,几条板凳,方桌上的茶水还有余温。
里间则是臥房,不仅有床铺,靠东边墙面还摆著一张很大的书桌。
书桌上有笔墨纸砚,书桌旁边还有一个瓶,瓶里插著几个捲轴,看起来有些年代了。
我走过去,打开一副捲轴,发现那是一副山水画。
画面就是从这间石屋的后窗户口往外看去的景色。
我接连將几个捲轴全都打开,发现画面取材都是一样的。
都是从后窗户口往外看,所看到的景色。
春夏秋冬都有。
但无一例外的都是夜景。
並且画的全都是月圆之夜的夜景。
而所有画的落款,皆是『行一』。
行一……柳行一?
这些画就放在这儿,柳珺焰上一次来应该全都看过了。
这座石屋存在的年代很久远了吧?
柳行一当年应该很喜欢待在这儿。
我將画一一卷好,重新插进瓶里去。
一回头,就看到柳珺焰正站在后窗户口往外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我走过去,轻轻地依偎在他的身侧。
柳珺焰伸手拢住了我的肩膀,我便更加贴近了他,与他並肩而立,欣赏窗外的景色。
这一刻,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了我和他。
窗外就是那一片一望无际的峡谷,峡谷之中树木眾多,偶尔还能看到飞鸟掠过。
静謐又美好。
我们就那样站在那儿,看了很久很久。
直到太阳落山,直到空寂住持差小沙弥送来了晚饭与热水。
小沙弥说,一应生活用品都有准备,让我们自便,有任何需要都可以说,他会帮忙送过来的。
我和柳珺焰道了谢,吃完晚饭,洗漱之后,毫无睡意。
我便提议沿著峡谷边缘散散步。
真的有很长时间,我们没有这般静下来,过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了。
如果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想柳珺焰应该是喜欢这种隱退一般的生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