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锦衣老者高声道:“大师说得极是!我家三代供奉的手抄心经,岂是那些粗製滥造的印刷品可比?“
寧枫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经书:“大师请看,这是我书坊试印的心经。“
空无大师接过,只见纸张洁白如雪,墨色均匀如漆,字跡工整胜过一般抄经生。
老僧眉头皱得更紧:“形似而神非!殿下,佛经不在於外表精美,而在於抄经时的诚心。“
“诚心?“寧枫忽然笑了:“大师,佛家有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即可为佛,为何这同样是佛经,却可因生產工序而不同,便否认其佛性呢?“
寧枫不给空无大师回答的机会,接著道:
“大师执著於佛性,可何为佛性?”
“不杀生,是佛性!杀一人而救眾生者,难道就不是佛性?”
“大师,你著相了!“”
空无大师脸色剧变,满脸茫然,竟一时回答不上来。
一旁,文子渊等人已经目瞪口呆了!
他们熟知自家殿下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其他才学,皆是当世绝顛。
却不想连佛法都如此了解,竟能说得空无大师这般高僧哑口无言。
“手抄经书產量有限,价格昂贵,只有富户才请得起。“
“而印刷之术,可使经书价格降至平民也能承受,让更多人得闻佛法,这不正是最大的功德吗?”
寧枫起身,声音清朗。
殿外一阵骚动。
几个布衣香客交头接耳:“殿下说得在理啊,我家老母信佛多年,却因买不起手抄本,至今未能供奉心经...“
空无大师手中锡杖一顿:
“谬论!手抄佛经,虽然比不得印刷数量,可一字一句乃是心诚,唯有心诚,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禪意。“
“是以,凡我佛弟子方可顿悟,而非藉助外物。”
寧枫不疾不徐:“《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大师执著於'手抄'这一表相,岂非著了相?“
老僧面色微变。
文子渊一脸懵逼,狐疑地问身边的沈海:“殿下竟能隨口引用《金刚经》?他何时学得佛法?“
可寧枫的表现依旧炸裂,只听他继续引经据典:
“《六祖坛经》记载,惠能大师不识字,却悟得无上菩提。“
“可见佛法真諦,不在文字形式,而在明心见性。”
空无大师额头渗出细汗:“殿下这是断章取义!“
“那大师可记得《维摩詰经》中,文殊菩萨问维摩詰'何等是如来种'?“
寧枫目光灼灼,张口还是佛家经典。
这一幕,別说是文子渊等奇才了,就是那些围观的香客,都看得目瞪口呆,不由得讚嘆起来:
“坊间传闻六殿下是个憨子,可这样子哪里像是个憨子啊!分明是佛子一样啊!”
“隨口便能引用佛家经典,六殿下怕不是隱士高人吧!”
“怪不得人家说傻人有傻福,六殿下虽然憨,但却天生受到佛陀的庇佑啊!”
“……”
热议之声越来越越多,空无大师不得不开口道:
“维摩詰言:'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正是!“
寧枫抚掌:“连烦恼都能成为佛种,印刷术为何不能成为弘法利器?“
“大师排斥新技术,岂非违背了'诸法平等'的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