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放心,雕版印刷术明日就送到工部,连带十个熟练工匠!“
寧枫豪爽地道。
“嗯,那水泥……”
太和帝刚要开口,寧枫当即一脸警惕地道:“父皇,你要对儿臣乾净杀绝吗?”
“你这逆子……”
太和帝不由大怒,可刚要开口,曾行知却偷偷对太和帝道:
“陛下,六殿下吃软不吃硬,咱们今日先把雕版印刷术拿到手再说,至於这水泥,择日再来一趟就是。”
听到这话,太和帝不由得眼前一亮,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行了,朕不要你水泥了,省得你一副吃了天大亏似的。”
太和帝站起身,淡淡道:“朕先走了,你好好地把青龙坊建起来,到时朕自然不会亏待你。”
“真的吗?父皇,你到时打算赏赐我什么?”
寧枫顺嘴问道。
太和帝嘴角不由得抽了抽,尷尬道:“到时再说!”
他这话,同样也是顺嘴说说而已。
寧枫不由得吐槽:“父皇真小气!”
太和帝佯装没有没听到,赶紧快步走了。
次日,早朝。
神清气爽的太和帝难得地迈著轻快的步子走进了金鑾殿,可刚坐下,便听到二皇子寧淮道:
“父皇,儿臣有本奏!“
太和帝微微抬眼:“讲。“
寧淮双手捧出奏章,声音洪亮:
“儿臣弹劾六皇子寧枫垄断书市,操控舆论,更以奇技淫巧扰乱圣贤之道,请父皇明鑑!“
朝堂上顿时一片譁然。
寧枫站在原地纹丝不动,连眉头都没抬一下。
太和帝接过太监转呈的奏章,却不急著打开:“细细说来。“
“六弟创办'天下书坊'不过几天,就接连强行吞併了京都十五家书坊,而且还是以低价强买强卖。“
“同时又因其搞出了什么雕版印刷书,导致无数抄书人丟了保命的营生,此乃祸乱民生之恶行。”
寧淮精神一振,声音又提高了几分:“如今京城书价暴跌四成,就连附近几城的书市也迎来了大跌价,多少书商血本无归,倾家荡產者不计其数!”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朝文武,不少人立刻跟著意动,开口痛斥寧枫:
“二殿下此言有理!书籍乃圣贤之道载体,若书市被一人垄断,等於掌控天下喉舌,长此以往,朝廷威信何在?“
“六皇子如此垄断书市,到底是何居心?”
“二殿下所言极是!民间舆论关乎社稷安危,不可不防啊!“
“……”
寧淮见大势所趋,当即越发激昂:
“父皇,六弟所创'印刷术',使书籍製作易如反掌。“
“儒林世家世代以抄录、校勘经典为业,如今却生计艰难。”
“昨日儿臣收到江南顾氏、河间刘氏等八大儒林世家的联名上书,请朝廷將此术交由他们管理,以正学问本源!”
此言一出,满朝文臣当即纷纷出列附议。
这些大臣身后,大多站著各家儒林世家。
而且印书一书,其实不仅仅是生意,还关係到科举和读书人的招纳。
以往各大儒林世家仗著自家在书籍方面的资源,往往可以用最低的代价招揽最聪明的读书人。
但如果印刷术一旦普及,各类书籍就算世家们再怎么珍藏,也势必会慢慢流通天下。
到时,这些读书人就不必为了一本书而卖身世家。
这对於世家而言,自然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