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宫殿前广场之上,仪仗队伍喧天而来,声势浩大。
赵诚身著將军大鎧端坐於革车之中,隨著队伍前行行入前广场,他的面容在诸多大臣的眼中,也是越发清晰。
眾臣渐渐露出惊奇之色。
待得队伍停在前广场,赵诚缓步走下马车,雄武身影如顶天立地一般挺立时,面容愈发清晰可见。
端的是:
额如削玉衔霜刃,眉似开锋映雪寒。一双星目破鞘出,恰似龙渊剑吐芒。
鼻若金枪斜指闕,梁如铁脊贯重霄,颧角稜稜如鏃突,腮线凛凛似缨摇!
许多大臣见此,顿时越发惊疑不定。
只觉此子为何如此眼熟?
越看越是眼熟,而且眼熟之中,还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敬畏感觉瀰漫在心中,夹杂著那对赵诚杀气的惊骇,形成了一种莫名的感觉。
让许多大臣只是见到赵诚,就好像矮了一头一般。
直至听到嬴政的笑嘆,“蒙武所言不错,此子类孤!”
正惊疑不定的大臣们听到这话,才惊觉恍然,再看赵诚,终於知道了那种敬畏来自於哪里。
纷纷嘆道:“原来如此,臣还在疑惑,为何此子看起来如此眼熟,让人见之就升起敬畏之心,原是肖似大王!”
“果真是贵胄之相,多有天表,此子神貌肖似大王,怪不得有如此神勇之能。”
“自是陛下烛照,才有此天赐神將於秦。”
嬴政笑著看向昌平君,“昌平君,你的八百门客,可准备好了?”
昌平君没想到嬴政竟然还记得这个事,原以为赵诚如此功勋,不会再提起。
不过他向来做事周全,八百门客也早早就准备好了。
“回大王,八百门客此时正在殿外等候。”
“好,待论功之后,昌平君儘管试之。”
嬴政看著周围疑惑不解的大臣们,笑道,“赵诚此前数战,皆是战功赫赫,足以惊世,更有许多人不敢置信,就算是寡人,也很是惊讶。”
“昌平君则对此多有疑竇,认为这军功作偽,便提出以八百门客死战赵诚,以此试之,看其是否真有万夫不当之勇。”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今日殿前论功授爵,如此大事,自然不能存有一丝一毫的疑虑,便当著百官的面,让昌平君试之。”
“若真是军功作偽,寡人不会姑息。”
“不过,若不是作偽,昌平君也需要给將士们一个交代,免得让將士们寒心。”
眾大臣看了看昌平君,对於他的质疑並不意外。
昌平君是楚系外戚首脑,与军方势力自然不对付,军方出现一个如此如日中天的人物,自然不是他愿意见到的。
不过以八百门客死战赵诚一人,未免有些难为人了。
赵诚虽然战功赫赫,但毕竟只是一个入伍不足半年的少年,战场之上拿下赫赫军功,那是因为战场上瞬息万变,许多人头都是以智谋取之,军报上有些夸耀也是无妨。
但这样阵前试之,条件却苛刻了许多。
万一,那新贵战之不下,这不是把人往死里得罪吗?
此时,赵诚挺立在殿前广场正中,遥遥打量著远处的嬴政,脸上也有迷茫之色。
说实话,他今天入城的时候,心情也是有些激动的。
不是因为即將封爵。
而是因为即將见到千古一帝——嬴政。
这位始皇帝实是开天闢地之人。
他,以金戈铁马终结春秋战国五百余年的裂土分疆,荡平六国、混一宇內,於咸阳宫闕前建立起中国歷史上首个中央集权制王朝——秦。
他,以雷霆手段推行文明整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划一货幣,让秦国小篆贯通南北,驰道骨架辐射全国,轮辙所至皆为王土,將散落的华夏族群熔铸成一体。
他,北击匈奴,收復河套地区,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不仅抵御了胡马南下,更成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地理界碑,在风沙中守护著中原沃野的炊烟与稻粟。
儘管从后世去看,他的功绩亦有爭议,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做出这些豪举的嬴政,绝称得上是开天闢地的千古一帝。
即將直面这位,赵诚自是心绪难平。
结果远远看到嬴政的时候,他就有点迷茫了。
怎么看著如此眼熟?
越看越是眼熟,却不知道是在哪里见过。
赵诚苦思冥想,甚至连前世的明星网红面容都回忆了一遍,却始终想不到嬴政长得像谁。
於是脸上便一直带著迷茫之色。
这时,一名礼官已经上前,將准备好的斩捕首虏簿交递给赵诚,小声提示道,“將军以此呈递国尉,国尉会宣读此战功勋,以此论功。”
赵诚点了点头,压下心中那若隱若现的熟悉感。
手持斩捕首虏簿大步上前,龙行虎步之间,如金山玉柱向前压去,压迫感扑面而来,一些大臣甚至感到有些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