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为什么要工业化?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腊月初四,周一。
今儿虽是周一,坐落於四九城西北方向的製药厂却罕见的停工休息。食堂门前的空地上,工人们搬著桌椅板凳紧张的搭建著平台。旁边,一群草绿装目不转晴的注视著这一切。
“郝仁,看到那辆嘎斯69了吗?”王成指著停在楼下的车队,一脸兴奋。
郝仁白了他一眼:“王兄,刚才哥们儿就站在那迎接吶?您是风大迷了眼,还是上了年纪看不清楚了??”
“啊?你也在?”王成异了一下,隨即讥讽了一句:“倒是没瞧你,再说了这也正常。就你那萤火之光岂敢与皓月爭辉?”
“嘿!你一化工狗,竟然学会拽词了?!”郝仁道。
王成擦了擦眼镜:“什么化工狗?哥们儿是化工牛!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牛!”
得儿,看来他这阵子是没少读书,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
两人正侃著不咸不淡的大山,谭领导的秘书甲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郝仁,赶紧把这份材料看一看,做到你们製药厂的报告里!”秘书甲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接过秘书甲递来的材料,郝仁略微翻了翻,吃惊的道:“这不是苏同志的”
“都到这时候了,你就別问这么多了。儘快完成领导的安排!”秘书甲急道。
秘书甲回去了,郝仁和王成分开后就快步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材料並不多,只有寥寥几页。但是,內容却著实敏感了一些。像製药厂出口额的这类数字,真的可以公开吗?
郝仁皱著眉头,写写画画起来。
製药厂的年终大会,在阳历新年的前一天,提前举办了。台下的工人们,压抑著內心的激动,
安静的看向主席台。
红爷爷看了看台下,笑著对旁边的谭领导说道:“今天我们可是有些喧宾夺主嘍。”
谭领导也跟著笑了起来:“工人们一直想著您,盼著您。巴不得您能天天过来。”
“天天过来?那不成了打秋风吗?”红爷爷打趣道。“那位小同志呢?我还等著听他的报告吶。”
“要不,您先讲两句?工人们都在等著您的讲话。”
红爷爷点了根烟,缓缓说道:“已经喧宾夺主了,要是再分不清主次可就不合格了。”
闻言,谭领导看向身后的老张“先让郝仁做製药厂的年终报告吧。”
老张小声问道:“刚刚郝仁还在问,贸易口给的那些数据———“
谭领导挥了挥手:“保密单位,不用担心这些。再说了没有那些数据,怎么体现你们的成绩?”
片刻后,主席台的边角处,郝仁志志的念起了年终报告。
“咳咳。”
谭领导皱起了眉头:“小张,这清嗓子的臭毛病跟谁学的?”
老张腹誹道,不都是这样子吗?嘴上却解释著:“这小子最近喉咙发炎”
谭领导瞪了他一眼:“守著製药厂,还能喉咙发炎?你倒是会替他打掩护。”
“自八月份我厂成立以来,全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各级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生產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研发这一首要任务,锚定『走在前,创新篇”,坚持“抓生產,助建设”,聚力“提高文化水平,人人爭当先进”,加快提质量,增產能,快研发,
补不足,全厂生產、研发运行开局良好,主要生產指標稳中有升—”
红爷爷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向了谭领导。
“等他讲完,把稿子拿来我看看。”
谭领导紧张的咽了口唾沫:这小子说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词倒是整的挺好,合起来倒是不像人话!
所幸,接下来郝仁终於说了些大家能听懂的。
“一、生產效率明显提高,高技术產品优势突出。8-10月,我厂主要生產的是板蓝根颗粒、小柴胡颗粒以及牛黄解毒丸(抗疟丸)。其中,尤以牛黄解毒丸这一高技术產品表现最为突出。”
谭领导轻声向红爷爷解释道:“郝仁说的牛黄解毒丸,就是抗疤丸。”
红爷爷点点头,满意的道:“保密工作做的还是很扎实嘛。”
“截止到目前十二月份,我厂已实现月產板蓝根颗粒四十万盒;小柴胡颗粒三十六万盒;牛黄解毒丸二百二十万粒;奥美养胃丸十二万瓶;抗丸八万瓶;阿司匹林一百六十万片的喜人成果!”
讲到这里郝仁停顿了下来,台下实验室的那帮人顿时心有灵犀的鼓起了掌。接著整个台上台下都跟著呱唧呱唧起来。
郝仁又继续念道:“这些药物的出口,为我国换回了2.8亿rmb的外匯!为我国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抗疤丸出口按20元一粒计算。)
台下,顿时又是掌声一片。
这会儿,谭领导也心满意足的笑了起来。
“你们製药厂可是为国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红爷爷轻声说道。“还是要多做一些高附加值的產品。”
谭领导小声回道:“其他厂也在紧追慢赶了。”
“二、生產规模持续扩大,研发团队活力增强。在现有的生產规模上,我厂新建了十六个车间!隨著生產设备的陆续进场,新產品的生產已是蓄势待发”
“年后,由我厂自研,遥遥领先的治疗腹泻、高血压、护肝等药物,会逐一投入生產。为保障全国人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当郝仁说到这里的时候,老张適时的拿出了样品,放在红爷爷面前。
红爷爷打量著样品,细细的看了说明书,笑道:“老谭,这下可好了。有人喝酒更大胆了。”
良久后,郝仁终於是讲完了。他刚放下报告,老张便一把抓起报告放到了谭领导面前。
“张领导,怎么著这是?”郝仁顿感不妙的问道。
老张嘀咕道:“谭领导要的——我都没弄清状况!”
与此同时,红爷爷看著台下的工人,缓缓开口了。